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MichaelYamashit导演:JonathanFinnigan语言:英语地区:英国编剧:JenniferJoanLee/JonathanFinnigan类型:剧情/历史/战争上映时间:2004(新加坡)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国家地理,马可波罗,BBC,Documentary,丝绸之路,英国,NG片长:imdb编号:tt2304793《马可•波罗-现代东游记》: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马可波罗从意大利前往忽必烈汗的王宫的“东方见闻录”,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旅人。国家地理摄影师麦可•山下,在七百年后再度踏上同样的旅程,深入中国寻找马可波罗的踪迹,并搜集相关的证据,以解开马可波罗这趟旅程遗留下来的谜题。山下发现,马可波罗在游记里提到的风土人情,有许多至今未曾改变。透过本节目,观众将得以于山下一起探索有着多元文化与庄丽景观的大地。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乔纳森·佛斯/吉姆·卡特/蒂姆·皮戈特-史密导演:PeterNicholson语言:英语地区:英国/西班牙编剧:EdwardCanfor-Dumas/PeterNicholson类型:剧情/历史上映时间:2003-10-20(英国)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BBC,历史,英国,庞贝古城,罗马,考古,Documentary片长:59分钟imdb编号:tt0369838重现古代最惨烈的自然灾难—大约2000年前,于公元79年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本片透过目击者的眼光,呈现庞贝城的最后二十四小时。有人试图逃离灾祸,有人惨遭夺命,其中有一人侥幸存活。小普利尼对这场惊人灾祸的说明,留存至今。透过他的解析、尸体所揭露出的线索,和从遗迹中起出的工艺品,庞贝城的最后一天得以再现。 这场人类悲剧的源头就是维苏威火山。它休眠了数百年,山坡也充满生机,却又突然爆发。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它喷发出四十亿吨的浮石、岩块与火山灰,将庞贝和赫库兰尼姆这对双子城,覆盖于二十五公尺的火山碎屑之下。 「庞贝古城」这部影片探讨维苏威火山的再度爆发,以及这对庞贝居民的影响。庞贝居民力抗迎面而来的灾祸,被迫做出终将决定自身存亡的选择。庞贝古城:最后的一天电影网友评论:公元79年8月24日(现在倾向于是10月24日),庞贝的最后一天,结合考古发现和科学推断,讲述了四组人物的最后命运。本想着来庞贝再做一次政治竞选的老爷带着妻子、即将临盆的女儿和女婿,还有奴隶重回庞贝;去找奴隶的浆洗衣服店老板、他的妻子与工人;一对儿角斗士好友;老普林尼在朋友的求救信和对科学的好奇,让他去庞贝救人和做科学观察,还有他的养子和他妹妹。片子短小精悍、条分缕析、情感真挚、特效到位,非常好的一个科普类还有剧情的片子。重现公元79年8月24日13点火山开始喷发后庞贝人如何以各种原因迎来死亡。科学分析无情地告知观众死者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很多死亡并不是瞬间的事情。尽管演员们的表演只能用生硬形容,但当结尾人们活生生的最后一幕纷纷转瞬化为如今死难者扭曲凝固的遗骸时,悲悯之情无法抑制地汹涌澎湃。小时候就听闻庞贝先前上海也来了庞贝展,但因为有阴影一直没敢看。直到看了泰特美术馆油画展,被约翰马丁的一副庞贝覆灭景象的油画震撼想说找个纪录片看看,果然很震撼也很扫盲,一直以为是滚烫火热的岩浆覆灭的庞贝,看来还真不是如此,更有火山灰到浮石雨到酸雨二氧化碳毒气火山碎屑涌浪……小时候就听闻庞贝先前上海也来了庞贝展,但因为有阴影一直没敢看。直到看了泰特美术馆油画展,被约翰马丁的一副庞贝覆灭景象的油画震撼想说找个纪录片看看,果然很震撼也很扫盲,一直以为是滚烫火热的岩浆覆灭的庞贝,看来还真不是如此,更有火山灰到浮石雨到酸雨二氧化碳毒气火山碎屑涌浪……看完展览再来看这部纪录片,很有剧情的还原当时在维苏威喷发时庞贝古城内人民的生活,18小时彻底摧毁一座城市,在大自然发情时,人类没有一丁点办法,只能等待死亡来临,祷告,心理安慰都遮掩不了现实的恐惧!看完展后只有一句话分享:“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庞贝城格言这部剧是对面对大灾难时,人类的无助与迷茫的遐想,也会令人想到克拉玛依大火,泰坦尼克号和各种大地震。唯一记住的是古罗马奴隶是用尿做洗衣粉,在一个大池子里洗衣服。还有泪壶,从考古学角度可以看下(人物关系简单不乏狗血)。最后,千万不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会难过的。人类的渺小:西元79年8月24日。喇家遗址位于中国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是距今约4000年前具有高度文明水平的城池,因为遭遇天灾而瞬间毁灭,所以具有「东方庞贝」的称呼。很多文物、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在2005年10月从喇家遗址出土。奈何唯一的记录者普利尼的话当时没有人相信,直到最近才被科学界还了公道,命名“普利尼喷发”。庞贝一夜消亡在艺术和美学上来说极具悲剧感,让人感觉到不仅是天灾的恐怖,也是某种逃不脱的“命运感“。纪录片结局太坏了哈,惊悚片的ED“下一次火山喷发也即将来临”奈何唯一的记录者普利尼的话当时没有人相信,直到最近才被科学界还了公道,命名“普利尼喷发”。庞贝一夜消亡在艺术和美学上来说极具悲剧感,让人感觉到不仅是天灾的恐怖,也是某种逃不脱的“命运感“。纪录片结局太坏了哈,惊悚片的ED“下一次火山喷发也即将来临”在生命和财产等等之间,不要优先选择生命吗?不过许多人大概太相信自己的判断了,根本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乃至这座城市会如此的结束。这种事现在依然很常见,有时候是自己真的没想到会如此,而另外一些时候并不是没想到,而是自己绝不相信会这样。记得曾经高中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放映过这部电影,一部惊心动魄的灾难片,不敢回象这段历史曾经真真切切地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消逝掩埋于过往之间…如果明天不曾到来,此刻的绝望和心中仍留存的生的渴望,哪个会无限放大?没想到这种类似纪录片形式的电影,没有炫酷的明星,没有翻转的故事,从影片开始你就知道结局,但还是看的很震撼,果然,历史要比故事精彩很多。一如既往的喜欢纪录片这种考究的方式和严谨的态度。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导演:SeanHughes
语言:English |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SeanHughes语言:English|Spanish|German|Italian地区:英国编剧:类型:纪录片/历史/战争/运动上映时间:2003-09-23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体育,BBC,英国,英伦,教材立项,政治,历史片长:1hrimdb编号:tt1176899这部纪录片对体育运动与二战前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当时的意大利法西斯政府与足球运动之间的错综联系。墨索里尼政权利用足球运动来塑造民族身份,并把它用作了提高意大利国际声望的手段。意大利国家足球队在1934年及1938年两获世界杯,还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当时的法西斯独裁政权虽然利用足球来渲染团结一致的气氛、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意大利内部的差异性以及各种社会文化矛盾。 当足球赛扯上法西斯意识形态是如何?因应世足赛正大张旗鼓,英国电视台BBCFour播放了一系列足球纪录片,其中包括了《足球与法西斯》(FootballandFascism)。集结档案学者、历史学家,透过纪录片的历史画面,穿插过去与现在的足球队员犀利的话语与证言,讲述足球与法西斯的故事。 现代足球虽然起源於英国,规则简单、不需昂贵设备,并且在工业革命透过英国工人散佈到世界各地;在上个世纪,却分别被义、德、西三个国家的法西斯政权所掌控,直接或间接促进了法西斯宣传。二十世纪三个最重要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BenitoMussolini,1883-1945)、希特勒(AdolfHitler,1889-1945)与佛朗哥(FranciscoFranco,1892-1975),纪录片中详述他们如何利用足球的群眾热情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义大利的墨索里尼操控一九三四年的世界盃。德国希特勒在一九三六年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与一九三八年的世界盃中,确立其法西斯政权的优越性。西班牙佛朗哥将军以国家光荣为诱因,利用足球巩固自己的权力。透过足球宣传法西斯,是这些政客的梦想,上世纪的足球其实并不单纯,与政治脱不了关係。 一九三四年,第二届世界盃足球赛在墨索里尼掌控的义大利举行,墨索里尼介入裁判的挑选,最后使义大利在决赛战胜捷克斯洛伐克,成为欧洲首个世界盃冠军。墨索里尼并不懂体育,但是却将世界盃当成征服世界的政治工具,从中展现「大罗马帝国」的团结与强大,并将球衣从白色改成义大利人偏爱的天蓝色,强化民族特性,增强当时的国家与种族主义。 而提到纳粹时期的足球队,就不得不提起奥地利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辛德拉(MatthiasSindelar,1903-1939)。辛德拉风靡一时,甚至有「球场莫札特」的美名,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祖国到他国受聘。一九三八年,第三帝国入侵奥地利,德奥两国合併,奥地利於是被併入德国队,辛德拉反对奥地利被德国併吞,拒绝参加当年的世界盃,不愿为纳粹踢球。隔年便谜样地与义大利籍的太太一起死在自己的公寓床上,据称因反抗邻国入侵而自杀,辛德拉被视为奥地利反纳粹的爱国英雄。 西班牙自一九三七年发生内战,独裁者佛朗哥将军(GeneralFranciscoFranco)摧毁数世纪的巴斯克(Bosque)政府,开始走向极权主义,西班牙成为地区分裂各自想争取独立的国家。人民生存在军事社会,足球成为他们抗争的工具。佛朗哥不喜欢足球,却与足球队保持密切联繫,并加以掌控利用。当时西班牙两大球队──皇家马德里球队与巴塞隆纳队──一个为佛朗哥所支持,一个则是反对佛朗哥国家主义的左派球队。一如巴塞隆纳队的口号:「不只是足球。」他们象徵加泰隆尼亚(Catalonia),亟欲自治独立。这些与足球相关的史实都反映了与政治相关的世界。 BBCFour另外也拍摄了《足球与共产主义》(CommunismandFootball)纪录片,谈苏维埃政权如何介入国家运动,东欧的足球场如何成为共产主义政客利用的战场,俄罗斯、匈牙利与前东德共产主义领袖的操控,以及在铁幕背后不愿合作者的一些案例。不过,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导演:RichardDale
语言:English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RichardDale语言:English地区:UK编剧: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2003-03-27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BBC,与远古人同行,英国,科学,自然,记录片,2003片长:100分钟imdb编号:tt0370053本片以深入浅出的剧情见证数百万年前人类始祖的生活,带您深入了解不可思议的人类演化历史。本系列描述的是一个物种,看他们如何结合各种特征并形成强势的本能,逐渐演化最后征服世界的故事,这个物种,没错,就是我们:现代人。这是一趟寻根之旅,藉由特效与先进的人工修补技术,并以科学化的方法,将人类始祖精确地重现在我们的眼前;此外片中也透过计算机绘图与创新的数字科技,完整的仿真他们的生活环境。 此外,本片也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探寻史前人类生活行为、并且揭露猿人始祖的特性是如何的留传给现代人,甚至进而了解到经由那些关键的特征,才会演化出今天现代人两足运动的模样,也看看他们如何打开使用各项惊奇新技能的大门。同时也探讨为何一个食腐的物种能比深思熟虑的物种具有更强的求生本能?经由这些的见证,让我们开始对观察其它人的思维与感觉产生兴趣。最后我们将揭开人类成为成功独特物种的主要关键在于:想象力。 第一集:潜力无穷(ThePotential)阿法南猿 第二集:不适应者(TheMisfits)鲍氏傍人 第三集:读心物种(TheMindreaders)匠人(即非洲的直立人) 第四集:幸存者(TheSurvivors)海德堡人,中国和印度的巨猿也将登场 我们的祖先如何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用手势到发明语言,然后慢慢的发展工具来为了更好的生活,直到产生各种各样艺术类的东西,这一切你都了解么,如果你想知道的更详细,本片将告诉你……《与远古人同行电影网友评论》南方古猿(阿法南猿)、包氏猿人(鲍氏傍人)、能人(石器、骨髓)、鲁多夫人(鲁道夫人)、匠人(石斧、眼白、出汗、发声、鳄鱼牙、家庭、百万年无进展、用火)+直立人(亚洲、无石斧、竹子工具、林间小型动物)、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智人(想象力、鸵鸟蛋储水、岩壁作画)老纪录片,揭示了人类进化的历程,从300万年前的人类祖母露西开始,人类经过了十万代的演化,才变成了现代的人类。人类诞生于非洲,经历了环境的突变,野兽的侵袭,诞生了直立行走,语言,学会用火和工具,智力水平极速提高,一直到现在,真不容易啊,呵呵。分四集,这个“同行”系列较差的一部。认为中国人由非洲的南方匠人而来,而现代欧洲人则由比南方匠人更进化的南海德堡人而来。突出了随机应变和想象力在进化历程中的决定性。如果没有那个教授,会再加多一颗星。第一集东非,露西第二集多种人类:鲍氏旁人,能人,鲁道夫人第三集直立人第四集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简单的介绍了从南方古猿开始的人类进化,一直到走出非洲的尼安德特人和后来成为智人祖先的南方分支。2017-12-28SLC人类的演化是时间的史诗,那么多的偶然与必然才造就了如今的我们。我们该庆幸,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恩赐。最近怎么总引进bbc10多年前的片子呀~以现在的眼光看自然是差很多,挺粗糙的~当然放在当年肯定不一般。700万年从能直立行走的猿人到具有现代人智力的进化,一切是如此戏剧化,某种程度又是一种必然效果做得太假。阿法南猿,鲍氏傍人,匠人(直立人),海德堡人,中国和印度的巨猿也将登场,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几天又在搜狐视频-高清纪录片上看了一遍,4星(2010/5/5)。即便很多东西以目前的科学还没有研究明白,但是足以让人震撼建议进一步制作与居委会大妈同行、与党员同行。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PereArquillué PeterBatakliev Léa-Ma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PereArquillué/PeterBatakliev/Léa-MarieCanti导演:雅克·马拉泰尔/JavierG.Salanova语言:法语地区:法国/加拿大编剧:YvesCoppens/JacquesDubuisson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2003-06-10 别名:人类进化史/ASpecies'Odyssey用户标签:纪录片,法国,人类进化史,科学,法国电影,2003,加拿大,人类片长:270分钟imdb编号:tt0371854如何才能战胜最凶猛的野兽;如何学会驾驭火;如何制造工具;如何躲避天灾人祸;并最终从一种猿猴似的生物、演变成了地球的主宰?想要揭开我们祖先的秘密,只有回顾发生在几百万年前所经历的生存之战,才能为我们解开谜底。 为了揭开人类进化的谜底,科学家来到了南非。非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到处都是化石,人类进化史上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源自这块大陆。 在约翰内斯堡西面的格拉迪斯维尔洞穴内,科学家发现了数百具动物骨骼化石,其中有三具是人类家族中的早期成员。其中之一是我们的直系祖先,也就是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平原上的早期智人。 不过,早期智人并不是第一个具备人类特征的生物。在非洲,考古学家还发现过另外两种有着人类特征的动物遗骸——阿法南猿和直立人。然而毕竟,我们的祖先只有一个,只有一种生物能够存活、并演化成为现代人。 经科学家对三种生物的研究发现,促使人类发展突飞猛进,以至在短短的7万5千年里,我们从原始的穴居人变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某种灾难的降临,迫使那些最有能力、最聪明、最有想象力的人类祖先学会了适应花茎,存活下来。灾难的降临原本意味着人类会灭绝,但实际上,却可能造就了现代人类。 就这样,一场原本可能让人类灭绝的灾难、或许恰恰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它促使人类的创造力全面爆发、加快了漫长的人类进化历程,也使得人类与其它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人类进化史诗:突变电影网友评论》10多年前的纪录片,现在看来略显粗糙,但无法掩盖其内容的精良和趣味。在以百万年纪的进化史中,从直立行走到工具发明再到火种的使用,进化越来越快。到了近代,技术爆炸不过如是。在这样的变化中,自然挑战更多,进化需要在1-2代内完成。适者生存从来就是不变的真理。自然的残酷从未放过谁。在非洲大陆洞穴中,科学家发现了数百具动物骨骼化石,其中有三具是人类家族中的早期成员。其中就有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平原上的早期智人。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种有人类:阿法南猿和直立人。然而经过科学家对三种生物的研究,发现促使人类飞速发展的,是一场原本可能让人类灭绝的灾难。最近在看《人类简史》,突然对人类进化很感兴趣,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现今人类是一个族群系统进化而来,但事实上是进化史上我们不是单一族群,还有别的人类族群,其他人族在进化过程中慢慢消失,唯独我们千百万年一路走来…绝对是迄今为止最良心的人类进化史纪录片,演员表演敬业,而且对当时原始人的生活还原的非常精确,现在片子都是3D动画作的,这个片子什么都是演员上啊,而且说不穿衣服就不穿衣服,说吃肉就吃肉,绝对良心。最近对人类进化史热情的不能自拔。他们是图麦人,奥里恩阿娜门尼斯人,南方古猿露西,能人,匠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智人)自从文字得以流传记录,当人们不知道往何处去时,他们可以回头看看自己是从何处而来当人们不知道往何处去时,他们可以回头看看自己是从何处而来人类的存在或许就是一连串不太可能发生的意外造成的。当人们不知道往何处去时,他们可以看看自己从哪里来是我昨天20100425在电影频道看的那部电影么开阔眼界的纪录片,浅显地知道了人类进化的历史。小学时在央六看过,从此对人类进化史特别着迷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迈克尔·塞洛蒙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艾丹·奎因/凯尔希·格兰莫/芙萝拉·蒙戈马导演:迈克尔·塞洛蒙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威廉·马斯特罗西蒙类型:剧情/历史上映时间:2003-01-13(美国) 别名:战地荣耀/FieldofHonour用户标签:历史,美国,西部,英国,美国电影,战争,纪录片,阿诺德片长:100分钟imdb编号:tt0321416美国独立战争把人民痛苦地割裂,三分之一自称爱国者的人在寻求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三分之一的亲英分子继续效忠英国,三分之一的人保持中立。 阿诺德是一名在独立战争中功勋卓越并深受士兵爱戴的将军,但由于议会中复杂的政治争斗,在一次重要的战争中,他的部队因为得不到后方的补给和援助而吃了败仗。阿诺德在这场灾难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一条腿受伤,永远也不能正常的行走。对政治失望的阿诺德辞去了军衔,重返家中,没想到,妻子的死讯再次打击了他。 正在阿诺德对生活心灰意冷之时,华盛顿请他重返军队的信件寄到了家中。在华盛顿的力劝下,阿诺德答应继续领导部队进驻费城。在费城,他认识了当地亲英贵族小姐佩蒂希凡,两人一见钟情,并很快结了婚。 此时,美国的社会形势瞬息万变,由于各派的政治斗争,独立战争前景堪忧。而阿诺德的军队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支持,他本人也因为和亲英贵族的女儿结婚而遭到了当地人民和士兵的鄙视,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妻子佩蒂希凡的一再劝说下,阿诺德决定投靠英国政府,以换取足够的军队。他始终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带领着人马重返美国领导独立战争,使人民获得更大的自由。 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阿诺德投靠英国王室计划就要成功的时候,这个消息意外地被华盛顿获悉。虽然,阿诺德侥幸逃脱到英国,但他早已背上了叛国的骂名。更令他失望的是,狡猾的英国政府失信于他,他梦想得到的军队也已经成为幻影。 阿诺德又气又恨,在此后,他曾多次为夺回自己的荣誉而努力,但都没有成功。1801年,这位曾拥有传奇一生的大将军在伦敦平静地去世。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语言:英语 德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MartinDoblmeier语言:英语/德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传记/历史/战争上映时间:2003-10-10 别名:朋谔斐尔用户标签:Bonhoeffer,纪录片,宗教,信仰,军事,人生,屠杀,我最钦佩的人片长:USA:93分钟/Finland:57分钟(TV)imdb编号:tt0371583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莉莉·泰勒 PamelaZ JimLange EvanWhite Be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莉莉·泰勒/PamelaZ/JimLange/EvanWhite/BernardineDohrn/MarkRudd/BrianFlanagan/DavidGilbert/BillyAyers/NaomiJaffe/ToddGitlin/LauraWhitehorn/DonStrickland/KathleenCleave导演:SamGreen/BillSiegel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2003-08-09 别名:地下气象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政治,军事,Documentary,左派,政治纪录片,越战片长:92分钟imdb编号:tt0343168六十年代美国是理想主义激情澎湃的时代,涌现出大量左翼激进组织,其中“学生争取民主社会”(StudentsForDemocraticSociety,简称SDS)是反战先锋,从它分化出来的“气象预报员”(theWeathermen)更是激进中的极端,悍然打出推翻美国政府的旗帜,宣传“把越战带回家来”的行动纲领,号召暴力革命,砸烂资本主义。“气象预报员”的名称来自鲍勃•迪伦的歌词“你不需要气象预报员来瞭解天气”。他们的典型行动,是一系列事先张扬的大规模爆炸,攻击物件直指象徵美国国家机器的机构和建筑,如国会大厦、银行,石油财团,FBI等,其核心成员被视作“恐怖分子”,虽多年通缉在逃,却连年隐身试法,无一落网,是歷史上羞辱FBI最漂亮的一笔记载。 1975年越战结束,“地下气象预报员”突然迷失了行动方向,而且都已年过叁十,面临生活、家庭和就业的压力,失去了衝锋革命的幻想激情,直至八十年代初,所有成员才先后自首。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多数都未受到法律制裁,因为起诉他们的FBI充满了腐败和自相矛盾的文件档案,只有一人因为炸弹造成无辜死亡,被判入狱75年。 2003年获奥斯卡奖提名的美国纪录片《地下天气预报》(TheWeatherUnderground),以大量声像资料以及核心气象员当事人现在的访谈回忆,不但建构再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大时代,也让我们对美国式民主的昨天和今天—它的理想,局限,和它浴血浴火的实践有另一方面的认识。然而,这部长达九十分鐘的纪录片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那些老气象员们的访谈。当画面从他们年轻时执着坚毅的青春脸庞,剪切到今天年过半百的白发和皱纹,形貌依稀,却往事如烟,直教人唏嘘逝水年华,看叁十年的沧海轮转。他们有的当了数学教授,有一位开了个酒吧,有的自省,有的否定自己的青春,但多数仍然活跃于各种左派社团,虽放弃激进革命改变世界的路线,却在永远的反战、和平、以及妇女权利、贫穷儿童等各种社会事务中为民请命,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可触摸范围内人们生存的空间。他们眼中依然燃烧着理想的光辉,说那时真的认为一场大革命即将来临。如果今天还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再来一次,这次会干得更漂亮,更高明,对改变社会也应更有效。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64民运英雄们的未来:谁去当老闆,谁去做教授,谁还在奔走呼号,让歷史和他们互相选择吧,大浪淘沙,这是歷史必然,我们怕什么?年年有人十八岁,他们会迫不及待捡起叁十岁人扔下的吉他,续弹狂野的青春之歌。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SamGreen / BillSiegel《地下气象台电影网友评论》伸张正义不过是以暴制暴。那些年轻人自认为在在改变世界,所以可以趁着现在混乱的社会来为所欲为,打着革命的幌子尤其是那些过分理想主义没有被压迫的文青or白人。他们不了解底层趁着乱世去为所欲为。苦了那些被他们无辜杀死的人。几十年后采访大部分还是后悔了所以保持清醒有自己的立场才难得在无数中国人向往美国向往资本主义的今天,谁会记得1969年美国的“地下气象”反政府运动,暴力,革命,青年与工人联合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在美国造成过那么大的动乱。道行没毛主席高啊,没武装力量光喊口号的革命只是给社会稳定造麻烦。革命需要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其中一个曾经成员提出来的很多问题,现在我都想不明白。“三十岁了,不再适合干革命了。”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学疏才浅,意志摇摆不定。这个行为艺术玩的真大,妈的有枪的国家果然不一样/handle不了自我道德谴责的去当了数学家,觉得被越战逼疯的去当了电视英雄,还有做导师继续准备革命很棒的纪录片,给出了大量美国70年代左翼暴力团体活动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手法朴实,而且这部纪录片里出现了西贡军警枪杀越共分子的完整视频,震撼人心!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的暴乱,几十年后,英雄迟暮,也未免觉得有些感慨。原来我们改变世界的一枪孤胆怎么就慢慢流逝了呢?真沒想到上課能給看尺度這麼大的紀錄片.......瞬間覺得溜司那部略清淡了以暴力制止暴力....works?!?感觉重点其实是最后半小时。以及写fugitivedays的大佬其实也出镜了但是没说话2333总的来说,中产阶级白人小朋友里,女革命者都比男革命者靠谱、彻底、有气质。模拟炸弹镜头,记录时配乐,可能谁都有过五分钟被瞩目时间。中产阶级的小逼崽子们可与《美国硬核》无缝对接手法朴素态度端正配乐苦心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PeterBogdanovich EllenBurstyn Karen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PeterBogdanovich/EllenBurstyn/KarenBlack/RobertDeNiro/PeterFond导演:KennethBowser语言:英语地区:加拿大/英国编剧: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2003-03-09 别名:GeneraciónquecambióHollywood,La用户标签:纪录片,摇滚,美国电影,Documentary,美国,RobertDeNiro,2003,罗伯特·德尼罗片长:USA:119分钟imdb编号:tt0359203一部关于新好莱坞电影时代美国电影史的纪录片,根据美国知名电影杂志《首映》前主编彼得·毕斯肯德的同名作品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