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巴斯特·基顿 玛丽昂·马克 格伦·卡文德 吉姆·法利 弗雷德里克·弗鲁
语言:无对白
年代:未知
简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约翰尼·格雷因只被委为火车司机,女友和家人都骂他是胆小鬼。北方联军将“将军号”连同约翰尼的心上人一起劫走。作为“将军号”司机的约翰尼·格雷,不但要抢回心爱的火车,更要夺回心爱女人的心……为了抢回他那两项“最爱”,约翰尼不惜铤而走险,深入敌后,驾驶火车救出佳人,并把追逐他们的火车“得克萨斯”号诱到洛克河一座木桥上,使其堕入河中。还助南军战事一臂之力。将军号电影网友评论:拍火车戏的电影很少,原因只有一个:难拍。因为火车戏场景单一,调度难以出新,很多场面只能借助全景镜头来展现,最难的一点:实景难拍,CG费钱。现在是8012年的最后一天,92年前,有个叫巴斯特基顿的人,用他那上蹿下跳的灵活身体,完成了一连串的高难度动作;用他那匪夷所思的创意,完成了火车追逐的可能性;用他那流畅对账的剪辑,完成了惊险与完整的交相呼应。很多电影不是说年代久远就不合时宜,它具有穿越时代的能量和能力,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实拍:技术的限制使得老前辈们花更多的功夫去创新,现在的创新不需要花那么大力气,因为直接用CG做出来就行,但真与假那交汇的一刹那,影片的整体感就要打一点折扣。比如01版的笑傲江湖和于正版的笑傲江湖,光从背景来看,就让人觉得假,因为颜色太艳丽了,随便一个去过景点的人都知极其优秀的默片,我简直无法想象那些动作戏和各种火车上打斗的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说实话现在用CG和各种特效都未必能拍出来那种效果,节奏也堪称完美,全片诙谐的比肩卓别林。超出同时代太多。我个人最爱的两个镜头,一是火车掉进河里,二是男主躲在桌下,通过桌布的烟烫的小孔看见女孩,那个镜头太美了,看到的一瞬间我第一反应是水中月镜中花。精致巧妙的古典叙事结构,女友分离—驾驶火车追敌—抱得美人归—驾驶火车逃跑,剧情流畅一气呵成,追和逃以同样的结构和截然相反的主被动关系展开惊心动魄又滑稽可笑的故事,冷面笑匠充分利用各种物体制造喜剧效果,任何东西在他的手中都成为有趣的道具,并与剧情的推进相融合,成为基顿喜剧片最大的特点;单是看喜剧水平,基顿和卓别林难分高低。大片,真的是顶级的大片。哪怕是以快一百年后的眼光来看这片也相当有趣。现在几乎所有好莱坞商业大片都有这部的一些影子,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两场来回的火车追逐戏真是好看的要死,基顿以一种超越时代的眼光来设计镜头剪切和动作创意,再加上那个年代拍摄条件之匮乏,所以在观看过程中除了大呼有趣外还带着一种对早期电影人由心而发的敬佩与感动。如果,如果,演员本人有电影中的角色那么风光就好了。据说电影当年票房惨败,直到29年后才重映大红,可是演员已经老了。当他在1965年受邀威尼斯电影节时,他眼里含着泪水,说“这是我第一次受邀参加电影节,希望不是最后一次”,多坎坷的职业生涯啊!然而不幸的是,三个月后他就去世了…愿人们多一些理解,给那些热爱艺术的人。南方视角或许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南方竟然赢了,而且里面并没有半个黑人的影子,完全消解所谓“正义性”叙事,可见完全不追求政治正确照样出经典啊。对称结构不说,整体看像是一个闯关游戏,其中充斥着基顿的巧妙构思。基顿喜剧的目标通常相当明确,矛盾在于无法完成任务;卓别林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在肌理笑匠基顿的巅峰之作,默片时代的无上瑰宝。永不过时的笑点,炉火纯青的视听语言,大规模的场面调度,对爱情的不懈追求。两场火车追逐戏刺激紧张,丝毫不显冗长。男主角善良、憨厚、诚恳,专注于眼前事,对危险无所察觉。而观众总是喜爱和同情阿甘式的人物,为他所获得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拍手叫好。基顿的巅峰之作,天才之作,基顿,赋予影像以神奇的魔法师,默片时代的喜剧之王。惊奇冒险与浪漫爱情的完美融合,21世纪回过头来看基顿是一种幸福,俗话说得好二十岁的时候看伍迪艾伦,三十岁的时候看巴斯特基顿,人生不再抑郁。生活是一辆永不回头的火车,随着它起舞或是中途跳下都是一种选择。基顿完美诠释了"冷面笑匠"的含义,他没有刻意地进行外在的夸张表现,而是用平静甚至有些冷淡的表演让观众捧腹,而故事不过是来回的两趟追讨火车与抢回火车而已。能在这样简易的框架下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并创造出这么多笑点足见大师功力。很喜欢这种冷面幽默,不知道基顿作何感想?两个火车一个铁道玩出这么多花样,还有大场面的调度,基顿的小眼神真可爱。吐槽下今天坐旁边的大哥,全程嗑药一样狂笑,还要自己解说。。。812.文慧园路3号。连女主角也坑的设定简直不要太棒。仅仅在火车上就能想出这么多桥段来玩……不过,基顿的长相也是喜感十足。#CFA#80分钟CFC修复版,画质音效都非常好~工整对称的剧本,精巧的场面设计,流畅的调度剪辑,还有无需言语的幽默~难以想象是拍摄于90年前,真是大师之作~基顿在火车上对添柴的女友又爱又气的那段,真是太可爱了,要被圈粉了~~肥肠流畅,细节处理、起承转合、节奏把握都是上乘之作。剧情上是小人物无意间成为大英雄的故事,但不是一路走高的一贯套路,而是在大的价值观下,通过人性缺陷和不完美略带讽刺地善意呈现南北战争下小人物的选择。全程无尿点。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约翰·梅尔 阿斯特里德·霍尔姆 KarinNellemose Math
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语言:丹麦语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CarlTheodorDreye编剧:卡尔·西奥多·德莱叶/SvendRindom主演:JohannesMeyer/阿斯特里德·霍尔姆/KarinNellemose/MathildeNielsen/ClaraSchønfeld/更多...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丹麦语言:丹麦语上映日期:1926-11-15片长:107分钟/WestGermany:78分钟(25fps)又名:房屋的主人/ThouShaltHonourThyWife/MasteroftheHouseIMDb链接:tt0015768一屋之主的剧情简介······ 维克托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在他眼里,妻子艾达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艾达被辞退了,心中更加无比愤懑,维克托的老奶奶和朋友们于是决定演一出好戏,让维克托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 一屋之主电影网友评论:此时卡尔德莱叶的影像手法还比较陈旧,影像强制用虚化四周凸显中心的极单调的中心化构图,目的只是为了要求观众集中注意演员的肢体表演来听故事,还没有利用画面的纵深空间以及人物构图来发展表达语法的意识,全程太满的配乐也显的缺乏情节渲染的节奏与力度变化。女性撑起半变天的意识虽新却太说教化德莱叶的一个简单情节剧,但细节做的很丰富,特别是情感流露的几个细节做的非常好,比如妈妈要离开家的时候放心不下把鞋子放好,女儿看到爸爸因为内疚安慰他,使得影片在转折非常质朴自然,本片最成功的是保姆的角色,我觉得是影史的经典角色,她链接起整个故事也是剧情推动的最大动力,既幽默又威严3.5。默片,上班断断续续看完。耳朵无法倾听,只靠眼睛揣摩有点时光脚步变慢的错觉。简单的场景和复杂的表情,再配以言简意赅的字幕对白,在对比度过高的黑白影像里,男主人的傲慢、不可一世和自以为是却表现得淋漓尽致,白色恐怖由此而来。表达的主题相当简单:男人,要对老婆好一点!作为一部107分钟的非正统喜剧默片居然有如此多的台词,且恨不得连剧本里面所有语气词都要literally写出来,这样实在有些令人吃惊和吃力。不过本片不止靠台词支撑,经典默片该有的人物动作表情和配乐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老奶奶的强势形象和全片没断过的钢琴伴奏。鬼马老保姆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好心仙女”。。。德莱叶也是手下留情了,对这个暴君丈夫的爱要远远的大过于恨,用这样的方式挽救一个成年人挽救一个家庭真是用心良苦,或许男人的一生都需要这样一个老保姆的“教育”吧,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长大。。。1021AccompagnementmusicaldeJacquesCambra|1020CarlTheodorDreyer,entreterreetcielParBE&重看Vredensdag7.4/10,依然是固定攝影、WS丶MS為主,以一些細節作隱喻(籠中鳥、水滾、低頭及跪下等)兩人關係的變化。雖然由統治者轉變為被統治,但改變的契機依然是男人(誤會)的出現,時鐘才重新搖擺我看过最早的女性题材影片,3年后德莱叶拍出《圣女贞德蒙难记》名誉世影史。片中的丈夫从大男子主义转变为理解家庭主妇的不容易。结尾呼吁“尊重你的妻子,她们用双手撑起了这个世界”。故事本身有點像一處景式喜劇,但實際處理上卻有點緩慢和囉嗦,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成長欠缺層次;大部分都是以一個場景作為中心,而且集中於數個人的關係,比較欣賞此兩點德莱叶最卖座室内片,字幕屏多到啰嗦。家庭日常众生相,夹杂着讽刺和怜悯。大师了不起的观察力很容易引起观者共鸣。男演员把一个傲慢的丈夫演绎的形神兼具、入木三分。3.0。1.德莱叶镜像下的暴君与悍妇。2.以笼中鸟喻屋中妻。3.人们拥挤在城市后街小巷中,就像无数野鸟栖息于悬崖峭壁。4.收尾于重新运摆的老钟。1.德莱叶镜像下的暴君与悍妇。2.以笼中鸟喻屋中妻。3.人们拥挤在城市后街小巷中,就像无数野鸟栖息于悬崖峭壁。4.收尾于重新运摆的老钟。.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漫
主演:内详
导演:洛特·雷妮格
语言:无对白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洛特·雷妮格语言:无对白地区:德国编剧:洛特·雷妮格类型:爱情/动画/奇幻/冒险上映时间:1926-07(法国)/1926-09-03(德国柏林)/1929-06-20(日本) 别名: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TheAdventuresofPrinceAchmed用户标签:动画,德国,剪纸动画,默片,德国电影,1920s,动画片,LotteReiniger片长:65分钟(24fps)/66分钟(USA)/81分钟(Germany)imdb编号:tt0015532《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改编于《一千零一夜》。作品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邪恶的巫师献给哈里发一匹魔法飞马,想以此换取和哈里发的女儿迪娜纱德的婚姻。阿基米德王子厌恶这笔交易,劝说父王拒绝了巫师。巫师为了报复王子,念咒语欺骗王子坐上飞马,飞马腾空飞去,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冒险之旅。旅途中,王子一路消灾解难,来到被施了魔法的瓦克瓦克岛,爱上了岛上的公主帕丽•巴奴,经过了一段曲折,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心,带着公主回到了父王的宫殿。 这部浸透着东方文化魅力的德国经典动画片在世界动画片史和电影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导演洛特•赖宁格使用手工剪刀剪裁出她的角色,用线做铰链连接角色各个身体部件。拍摄时将角色置于一个玻璃台上,灯光从下方投射,摄影机从上方拍摄。每帧曝光画面间角色的位置只做细微的变化,从而连接成一系列完整的动作。该片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长达65分钟。这部开创先河的经典之作,给电影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类型。该片是有声电影诞生前夕的一部典型的默片,每一个段落中间插入了德文字幕解释剧情。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电影网友评论:二战时期,在盟军对柏林的轰炸中,该片底片遗失破损。直到1954年影片的黑白版才在英国电影学院被发现。不久后,洛特·雷妮格1925年撰写的影片着色手册被发现,于是影片修复工作正式开始。当1970年修复完成时,影片由于采用24格/秒的速度放映而由90分钟缩短为65分钟,而且许多背景细节也已经无法恢复。剪纸动画片│据说是影史第一部动画长片,有声电影发明前夕,可能受到中国皮影戏的启发,开创的一种美术电影类型。用光、造型及「表演」,有显著的表现主义风格(萨杜尔批评它「矫揉造作」,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内容改编自《一千零一夜》,具有丰富的东方神秘元素,叙事流畅但不够圆融,制作比较精美。在法国forumdesimages独立电影院看的现场版。虽然早期的片子是默片但是默片都配有伴奏乐池里的伴奏也是很重要的电影元素的一部分。电影拍的很简单没有多少华而不实的东西。吸引人的地方很多。转场很有意思还有影片的原始分割感觉。但毕竟我们都回不到那个年代看的心态不免怀旧和欣赏。围观经典,现在去看其中的很多手法放今日也不会过时。除了它本身时间上的地位。影片本身故事的讲述也着实不错。虽然有不少词卡,但也做到事件代替解释。一个个的时间,让人不会感觉到特别乏味。然后对于英雄也没有过多粉饰,最后结尾平平吧,但放在那么早以前,着实可以了。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手工剪纸的画风该是法国动画王子与公主的正牌鼻祖了。故事当然还是后世讲得好,但动画的精细程度放到今天也令人赞叹。默片时代和有声电影时代由于表演方式和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不同,对照出的表现手法上的差别,也很有趣。音乐大赞。我很少打一分。因为我不想站在一百年前的角度看这部电影,所以这是一部烂片,作儿童片都不合适,绝对是超小众之选。偶然的机会,我给十几个人放这部电影,肠子都悔青了,给高分的人啊,你们都是一个怪口味圈子约着看的吧……普通人千万别浪费时间…普遍认为是影史第一部动画长片,还是女导演的作品,德国的制作讲了东方的冒险故事,总体可能还是影史意义更高,大概电影的幕后会比电影本身有趣的多。不过不少细致的描写还是很印象深刻,最后两章神灯与魔鬼的战斗拍得尤其有灵性,还有一点点诗意。65m版。厉害,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剪纸动画也把剧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逼真生动。王子偷衣服情节和董永在七仙女洗澡的时候偷衣服一样;两位法师斗法和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类似,人民的智慧都是差不多的,哈哈。天方夜谭是本了不起的著作。念咒语欺骗王子坐上飞马,飞马腾空飞去,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冒险之旅。旅途中,王子一路消灾解难,来到被施了魔法的瓦克瓦克岛,爱上了岛上的公主帕丽•巴奴,经过了一段曲折,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心,带着公主回到了父王的宫殿。从当下意义来说,非洲大法师是悲剧人物,而Banu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二主角阿拉丁中途出场,体现出在那个年代,许多文化尚未形成固有印象,变为自我封闭的一块铁板,故事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看起来是如此自然。本片在影史上举足轻重,导演用剪刀剪出可动的人物与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景,对于当时工作量巨大,其拍摄手法也大胆出新,构图与剪辑细致,为观众呈现了关于爱情与魔法的奇异而浪漫精彩的故事,其中更有关于中国的描述。祖母级剪纸动画,可能是女性视角和技术限制的原因故事发展承接的某些合理性不足,但片子无疑浸透了充足的活力和激情,至今观看当你闭上眼睛时仍能引起美妙的遐想。中国的那些经典的魔幻题材的老动画可能收到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