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杰克·莱蒙 茜茜·斯派塞克 梅勒妮·梅隆 约翰·希亚 大卫·科列侬
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语言:英语 西班牙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杰克·莱蒙/茜茜·斯派塞克/梅勒妮·梅隆/约翰·希亚/大卫·科列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地区:美国编剧:科斯塔-加夫拉斯/唐纳德·斯图尔特类型:剧情/悬疑/惊悚/历史上映时间:1982-02-12 别名:失踪用户标签:美国,政治,金棕榈,1982,美国电影,Costa-Gavras,CC,CostaGavras片长:122分钟imdb编号:tt0084335剧情描述南美某国(暗示是智利)发生政变,一名美国自由作家神秘失踪,他的太太日夜不停搜寻其夫踪迹,而他的父亲也从美国赶来欲了解事情真相,两人的政治信仰不同,经常发生争执,后来他们发现美国政府介入了这次政变。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EdwardLewis / MildredLewis 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杰克·莱蒙 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科斯塔-加夫拉斯大失踪电影网友评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介入智利军事政变,民众横尸街头,军人成立军政府掌权。一名美国公民失踪,其父和其妻努力寻找,才知他因知情已被枪决。其父回国后将驻智利大使馆官员和军方人员告上法庭,该案的相关证据被列为国家机密。一个口口声声中立的国家,竟然是政变的策划者。也因为是法治国家,官方人员才能够被公民起诉,虽然被驳回,但操纵他国政变的事实也被揭露,即使不单纯是因为本片所述。饰演父亲的演员,将对儿子和儿媳从不满到理解,证实儿子已经遇害的悲痛和隐忍,表演得可圈可点。加夫拉斯成本最高的一部,950万美元。阿根廷摄影师RicardoAronovich的画面唯美了点,很像阿尔特曼的风格,相比《Z》的凌厉,这一部的抒情部分更多,也不算太违和。剪辑FrançoiseBonnot得了英国学院奖,她以前还剪了《影子军团》(她母亲就是梅尔维尔的以前一些作品的剪辑),还有加夫拉斯的另一名作《Z》,我觉得相比《Z》,《大失踪》比较难显示剪辑水平。加夫拉斯的金棕榈,奥斯卡最佳剧本和拿手的剪辑更扎实克制,但影帝莱蒙和斯派塞克的好莱坞式表演有利弊。持不同政见信仰的公媳寻找真相的同时对国家的看法也有了变化,声画不同步的回述,政变世界的氛围塑造了几次瞠目的超现实时刻。美国至少回来还有诉讼的机会,而被失踪的是天真的理想主义,法盟蓝光。这是一部精彩的影片,有一个精彩的开头,但剧中的几个年轻人都是非常愚蠢的,在发生动乱的国外,军人可以随意开枪,街道上不时传来枪声,妻子非得一个人去看望她的朋友,我觉得这个真是一个愚蠢的决定,这造成的她和丈夫的分别,接下来的电影就是妻子和父亲两人寻找丈夫。丈夫和他朋友,记者三人在餐厅加夫拉斯善于从真实事件中汲取力量,相较Z我更喜欢这部丝丝入扣的叙事。对人物的塑造极其细腻,尤其父亲的表演让人动容。但如同导演其他政治电影一样,强调的是事件而非人物——人物作为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被恰当地镶嵌到故事脉络中。观众绝非以全知视角审视,但最终能看到事件全貌并做出价值判断。父亲的人设与表演都很钦佩;妻子在宵禁街头的无助与后程发力也很有感染力。公公斥儿媳:“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好,不论你们如何用草率的理想主义抹黑它都没用。我再也受不了了,你们这些年轻人靠父母生活,却整日无所事事,只会无病呻吟。”尽管有政治反智的意味,却与《南方公园》批嬉皮士一样中肯。美国在国外频繁干政的恶果。不管是中国,美国,都在把自己的人民拉出去送死。所以所谓的政治利益,到底是谁的利益呢?在政治面前,人命又值几个钱,大概不如几发子弹吧。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操蛋,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操蛋;美国还是中国操蛋;民主还是独裁操蛋。而是因为人本身就是操蛋玩意儿一出没有高潮的烂戏,莱蒙的表演即使比较平庸,也是片中唯一亮点。表演方式过于古老,特别是操德州口音的斯帕塞克,像是从好莱坞黄金时期黑白片里走出来的演员。男女配角可能有的婚外情是唯一引起我期待的剧情,可惜没发生,而且女配还无故被摸胸,真晦气。雅各布为了政治性给本片金棕榈有些不择手段。与《铁人》一前一后斩获金棕榈,政治惊悚题材的代表,背景虚化给人诸多想象空间,无声反抗却最终也只能以此收场,对当权的绝望对时局的愤懑对历史的反思共同促成了一部寓意深刻的金棕榈,影像层面倒不是特别突出,更多地是一种记录性的自然光,四平八稳,不过尸体遍地的场景却是点睛之笔,毛骨悚然。人家82年的老片,仍会把今日的国产片抽得一脸血。悬疑加情感,绝不浪费和敷衍的构图和运镜,全片第一个画面最印象深刻。讲故事娓娓道来,情感的细腻变化合乎情理令人唏嘘。父亲在找寻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儿子,也改变了对政府和政治的看法。两代人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发人深思。奥利弗·斯通式好看。剧作和视听上都太保守,即使铸就经典调度的场景已经搭建好了。回家路上一直在想,现代政治的归宿好像只剩下四种人,键盘侠、犬儒、尼采主义者和新闻记者式的真理主义者。而绝大多数政治电影又只能在最后一类里做文章,因为它是四类人里唯一的乐天派。故事开篇便告诉我们这将是一部尽量还原事件真实的影片,片子本身我觉得没有特别的起伏跌宕,有心里震撼的是在父亲进入一个个布满尸体的房间里百姓是刍狗。但同时也直指政治问题不得不说美国真的是一个很开放民主的国家,这种片子在我天朝在编剧酝酿剧本期间就被扼杀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克里斯·派恩 本·福斯特 杰夫·布里吉斯 凯蒂·米克松 凯文·兰金 戴
导演:大卫·马肯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译  名 赴汤蹈◎片  名 HellorHighWater◎年  代 2016◎国  家 美国◎类  别 剧情/犯罪◎语  言 英语◎字  幕 中英双字◎上映日期 2016-05-16(戛纳电影节)/2016-08-12(美国)/2016-09-09(英国)◎IMDb评分 8.1/10from16,754users◎豆瓣评分 7.8/10from426users◎片  长 102分钟◎导  演 大卫·马肯兹DavidMackenzie◎主  演 克里斯·派恩ChrisPine      本·福斯特BenFoster      杰夫·布里吉斯JeffBridges      凯蒂·米克松KatyMixon      凯文·兰金KevinRankin      戴尔·迪奇DaleDickey      吉尔·伯明翰GilBirmingham      马琳·爱尔兰MarinIreland      梅勒妮·帕帕拉MelaniePapalia      迪兰·科宁DylanKenin      巴克·泰勒BuckTaylor      安伯·明迪桑德AmberMidthunder◎简  介  两兄弟,一个有前科,另一个是离异的父亲。他们为了应对无法赎回家族农场的窘境,决定联手谋划一连串刺激的盗窃活动。而一位经验丰富的警察开始追踪他们制造的一系列银行抢劫案,决定将他们捉拿归案。◎获奖情况  第69届戛纳电影节 (2016)  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提名)赴汤蹈火电影网友评论:二刷。电影歌颂着西部的自由。Toby是为了后代不被资本家剥削,摆脱贫穷这种传染病,让后代自由生活;他哥哥是为了弟弟的自由,也为了释放自己内心的野性;但是对于老游骑兵我是有一些疑问,这个角色的刻画是不够的,在我看来,这个人物是因为不想退休或者说是尽职工作而一心想捉Howard兄弟,好友的死更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晚上披着毯子游荡在公路上是刻画这个人物内心情感的最好机会,可是我并没有得到更多信息,我看到的还是一个不想退休的老游骑兵的宿醉。在这个人物上,编导可以做更多表达。片子特别温柔,老牛仔说Theyarelonggone,接着就响起了Longagoandfaraway.Cowboysliveontheirown.Goddamn,IlovewestTexas.可以说从各个方面都很喜欢,画面的色调素淡而干净,配上德州广袤的土地随便一个空镜头都很美,当然片子里没有太随便的镜头。两个角度,抢银行的两兄弟和抓劫匪的两个老搭档都演绎的很好,不同的人生角度,都为了活着。贫穷是一种疾病,逃出宿命的安排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是生命或平静。有西部有公路有现实也有求仁得仁也有劫后余生,配上让人忍俊不禁的美国佬幽默和好听的西部音乐,真的好看……No.582,2018最后一部《赴汤蹈火》三星。1、前面无感,后续渐入佳境,到最后才看明白点,银行吸血、人抢银行、警察抓人的故事;2、世世代代贫穷,极端搏一把才有希望;3、多处穿插的空镜渲染一种绝望感;4、结局透出的无力感十足,正反双方对峙,反方不能杀掉正方复仇,正方无法让反方伏法;5、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共鸣感,不是说片子不好,而是我真的无法去用同理心来感受这部电影的情绪。时刻闪过的路边广告牌,饭店里的服务员,破败萧条的村庄,电影不缺大格局。可贵的是除了片尾过分直白的点明“贫穷就像是世代相传的疾病”,大部分类似的背景介绍都和谐地融化在黄砂里,让你自己去琢磨体味。这和这部让人胸闷难言但又不得不把苦水自个咽回去的西部片一样,彰显着可贵的风骨。中国观众应该不喜欢的片子,因为没有爆炸,漏肌肉,高科技。德州鸭子嘴的口音,美国中部的黄土与荒芜,肮脏的牛仔裤与褶皱的皮靴,人物满是无奈,战友死去的无奈,被银行压榨的无奈,两个敌对的人相遇无法拔枪复仇的无奈……最后一切都如片尾的镜头,复杂的情绪消失在日落渐远的地平线看到兄弟两抢了大银行后一群德州牛仔拿着枪开车猛追的时候,真的以为两个主角要完蛋,没想到哥哥霸气的推了一波大,悍勇的牛仔只能抱头鼠窜。除了被哥哥一枪毙命的印第安骑警,所有人都得偿所愿。味道很正的片子,较好地处理了人物冲突并于细微处渲染好情感戏份。电影节上看的第二部电影,在第一部看得快睡着的基础上,第二部无疑像剂强心针,编剧还分享了电影拍摄时的趣闻。演哥哥的演员为了更加能贴近这个角色,自己去把门牙给拔掉了,后来又被导演要求装回来。2个绝命狂徒,真挚的兄弟情,真是不好片牛逼,细节很多,值得多刷的好电影。看得到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社会被抛弃的人,中国的阶级流动性还是比美帝要好不少。在公路上遇到因为野火而被迫驱赶牛群的牛仔那一幕真是印象深刻。看的字幕版,很多地方翻译的都不对西部片在新文明秩序下的一种尝试。电影里的一幕,火从公路烧到河,可以说象征了祸从新文明带入了旧土地,银行是最大的反派,贫穷是罪恶的根源,而桀骜孤标的德州牛仔打响了反抗的枪。配乐和摄影俱佳。果然还是很喜欢西部片,男人间的情谊不轻易表达,但关键时刻老警探为搭档复仇后的怅然若失和兄弟俩诀别时哥哥把头侧向一边的那句iloveyouToby,却把这种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典型的美国西部电影,但看着其实挺舒服的,故事相对简单,就看导演怎么去拍,怎么去处理人物关系了,另外这个电影的配乐还是很出彩的,总能恰到好处的配合电影里的场景。在年底找到了年度最佳。大多数时候看西部片,就是想看其中的人。他们自由,却又不失原则,他们在自成一体的方式下活的洒脱坦荡。而我也许永远做不到。多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