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郑君里
语言: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影片故事发生在1948年冬天上海的一幢弄堂房子里小官僚侯义伯非法霸占了这所房子,把原房主孔有文赶到咫尺之地的后客堂,他自己和姘妇余小瑛住在二楼。政府摇摇欲坠,侯义伯急于把房子顶出去好捞几个钱逃命。这件事引起房客们的恐慌,大家忙想办法对付。但与世无争的孔有文不敢挺身收回房子,华先生也自视清高不肯领头,肖老板自愿出头却碰了钉子。大家只好各自为谋。肖太太把仅有的首饰和盘尼西林针药押给侯义伯.借钱轧黄金,想发财顶房子,结果夫妻二人反被打伤;华先生想搬到学校去,校长用房子收买他,他拒绝了,却被以鼓励学潮的罪名被捕人狱;华太大女儿生病,向侯义伯求援反遭调戏……种种事实的教训,使被侯义伯逼得无路可走的人们终于起来进行斗争。侯义伯这时听到政府分崩离析的消息。狼狈地逃跑了。除夕夜,孔有文收回了自己的房子,大家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乌鸦与麻雀》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它形象地记载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最后一页。影片在拍摄中经历了重重阻挠和极尖锐的斗争。创作人员一直坚持到上海解放才使影片很快恢复拍摄,并于1950年初完成上映。剧本的构思巧妙,情节流畅,讽刺辛辣,具有陈白尘剧作艺术的一贯特点。郑君里虽是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却显示了他成熟和扎实的艺术功力。导演处理上很好地再现了剧作的构思,在场面调度、镜头处理、细节运用等方面,都显得灵活而富有表现力。这部影片还以演员阵容的强大而著称。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生动地体现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其中以赵丹扮演的肖老板尤为突出,不仅有生动的外部造型和动作,而且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微妙复杂的心理世界。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为中国电影艺术画廊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语言:汉语普通
年代:未知
简介:18世纪中叶,日不落帝国英吉利将触角伸向古老的中国,并通过大量输入鸦片来掠夺钱财。白银大量流向国外,中国人民却被鸦片毒害得愈加羸弱。在清廷内部,以穆扎阿(夏天饰)为首的投降派和以林则徐(赵丹饰)为首的抵抗派针锋相对,斗争激烈。道光皇帝眼见天朝因鸦片所害渐渐羸弱,因而大力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政策,并任命其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来到广州后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让一度轻视他的英国鸦片商人大为惊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当地海防得到整顿,英商也被迫交出鸦片。最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两万多箱鸦片,取得禁烟的重大胜利。  然而,不堪受挫的英国随即挑起鸦片战争,朝廷内部的投降派也不失时机广进谗言,林则徐的改革之路顿陷困境……林则徐电影网友评论:郑君里导演在中国电影民族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和富于成果的努力。《林则徐》中体现出的民族化特点有:1、赵丹带有中国戏曲化的表演风格。举手投足间都带有传统戏曲程式化动作的味道。2、影像方面的经典片段是林则徐站在山上望别邓廷桢的一幕,古诗中登高望远、孤帆远影的意境跃然银幕上,烘托出一种离别情景的感伤情绪。3、全部使用民族音乐配乐,特别是伴随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将全片的情绪推至顶峰。赵丹的林则徐演得好,简直是从历史书中走出来的。但电影的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对于这个人物影片虽然歌颂,但仍然给他打上了封建官僚的标签,他做的种种努力失败正好衬托了接下来的三元里农民抗争,最终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个人感觉格局没有打开,鸦片战争这个题材到了谢晋手里才真正放出光彩送别邓廷桢的那段真是让人泪目啊,壮志豪情,感伤不舍,皆在景语与无语之间,真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真实反映,而更让人敬佩的是赵丹的对林则徐的演绎,将一个大清危机下为民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官清官刻画得淋漓尽致,有血有肉,充满着欲说还休的丰富情感。“歪曲历史,颠倒黑白。鸦片战争是我国劳动人民奋起反对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作者不写轰轰烈烈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却歌颂封建统治阶级的钦差大臣,把林则徐吹捧成“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爱国英雄,号召人们学习他的“爱国爱民”、“坚贞刚毅”。”义愤填膺地看完这部老电影。影片对林则徐的刻画挺到位,但是怀疑夸大了当时农民们的意识,皇帝政府的不作为和一言堂也让人受不了!不知道古代大批的才子佳人如何“忍”了这一生?是诗词?是字画?或许多数人也跟我们类似是忙于生计的碌碌无为吧。十七年电影的人物史诗巨作,虽然不可避免带有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叙事水准都有着很高的水准,既恢宏大气又不失民族气韵,郑君里保持了对于人物塑造的精准细腻,送别友人的一幕堪称妙笔;十七年电影的精品。撇掉人物形象的脸谱化和剧情的照本宣科,演员的表现都是那么的自然和恰到好处,赵丹老师不服不行,服化道和礼仪真的是完虐现在的清宫剧。1959年的电影,里面好多演员其实本身就是从晚清时代走过来的。看多了当代主旋律影片,纵然视听语言各方面好于此片,但在看这部还是别有一番风味,不仅仅有赵丹,我看到了真实,就是那种用历史的东西拍历史,而不是用现代的东西组装的……,所以好多人喜欢看老电影吧。整体来讲,1997年拍摄的鸦片战争更加全面客观恢弘。不过从人物刻画上还是赵丹更好,毕竟林则徐是一个封建官僚,这不是新社会成长的演员能演得出来的。毕竟赵丹见过那样的人才能演得出来7分。里通外国,中饱私囊,残害同胞,十恶不赦。国难当前,而最大的敌人确是自己人。侵略者和腐败官员让我们看到贪婪的欲望,丑恶的人性,而清朝就是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太少了。比较一般。相比郑君里导演在《乌鸦与麻雀》众多人物关系里对叙事的游刃有余,《林则徐》则显得很陈旧、流水账。对林则徐的塑造也很单薄,赵丹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对于时间跨度大,历史格局宏观的史诗片本片好像还是处于雏形一般,最后的游击队大败英国军队真是开挂了,明显是从封建社会的视点还要来个革命的前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陈鲤庭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20世纪40年代,海内外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就被奴役和占领的华夏大地更是一片疮痍善良而美丽的普通上海女工金妹(上官云珠 饰),在回家的路上遭受日寇欺凌。危难时刻她得到爱国青年孟南(周峰 饰)和李新群(黄宗英 饰)的救助。但这一事件给她带来巨大的阴影,金妹被厂方无情解雇,丈夫又遭到流氓毒打失明。苦难的生活逼迫她走向社会的最黑暗角落。另一方面,孟、李二人的朋友梁若英(沙莉 饰)此前与丈夫章玉良(赵丹 饰)离婚,另嫁他人过起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现在的丈夫投敌叛国,与孟、李他们截然对立,若英也面临重要的选择。 本片根据田汉的同名话剧改编。
备注:已完结
类型:爱情
导演:陈鲤庭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大学教授萧元熙与妻子决裂后,决心要把小女佣余珍改造成为自己理想的妻子。余珍原是个出身低微的小大姐,深受封建思想和旧习惯的束缚。萧元熙不厌其烦,从思想修养到待人处事,为她设计了一整套的改造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余珍果然摆脱了旧的束缚,从对妇女地位的认识到谈吐举止,都能达到现代妇女的水准。萧元熙非常满意自己创造的奇迹,与余珍结成了夫妻,过上了称心满意的小家庭生活。但好景不长,有了新思想的余珍,在生活中要求有更多的独立自主,引起萧元熙的烦恼。一二八事变后,余珍因父兄遇难,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但得不到萧元熙的理解。萧元熙迫不及待地将余珍关在家中,断绝她与妇女抗日运动的联系。几年后,余珍生下一子,萧元熙憧憬重新过上理想的家庭生活时,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把余珍母子托给一位妇女运动者,自己偕老友同去汉口做动员民众抗战的工作。于是余珍再度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服务于难民救援工作。萧元熙到达汉口后,担任动员委员会委员,电召余珍离沪前往。不料余珍于途中遇敌机轰炸,幼子惨死,悲痛之余,决心投身到更广大的争取自由的战场。当萧元熙在码头迎接她时,意外地发现理想的妻子已是一个女兵。由于夫妻俩志趣各异,一个向往舒适生活,一个追求光明前途,思想感情上无法协调,促使余珍悄然出走。这时,萧元熙终于怀疑,进而悔恨自己改造妇女的理想。不久,武汉失守,萧元熙流亡桂林,重执教鞭,并一反往昔妇女解放的论调,在报上撰文鼓吹把妇女关入家门。敌军进逼桂林,落魄的萧元熙随着难民队伍通过封锁线时,意外地与护送难民的战地工作队队员余珍相遇,发现她已变成另一种新型的人,无奈萧元熙只能目送她奔向遥远广阔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