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乔纳斯·伯格 路易斯·霍夫曼 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 史蒂芬·格罗斯曼
导演:马克·布拉蒙德
语言:德语
年代:未知
简介:感化院Freistatt(2015)/收容所/Sanctuar 导演:马克·布拉蒙德 编剧:马克·布拉蒙德/妮可·阿姆博斯特 主演:乔纳斯·伯格/路易斯·霍夫曼/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史蒂芬·格罗斯曼/马克思·雷迈特/更多...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字幕:中字 上映日期:2015-06-25(德国)/2015-06(上海国际电影节) 片长:104分钟 IMDb评分:7.1/10275人评价 豆瓣评分:8.4/102611人评价 感化院的剧情简介 1968年,整个德国正在步入一个自由的新纪元。叛逆的14岁男孩沃尔夫冈被送入了专门接纳问题孩子的收容所-弗赖斯塔特。这所以天主教会为名的学校,实际上却是如同少年监狱的地方,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如何在压制性社会中进行反抗,挽回自己最后的一点尊严。 感化院电影网友评论:电影资料馆第一次看德国电影(合拍不算)。以为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会很感慨,实际上全片看得很压抑;感化院,大众对它的期待本是教化之意,但实际上它把人变得面目全非,正如回来面对疑惑、疏远和恐惧的眼神,坐上火车匆匆逃离。前面很憎恶舍监和管理员,可是他们抱住孩子的瞬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温情在,尽管少的可怜,形式也那么残暴;可是,这些孩子,是被家庭放弃了,他们不应该再奢求爱和温暖,离开这个地方好像真的无处可去了,就像安东,逃离了也怎么样,照样无处可去。开头,结尾是个轮回,沃尔夫冈能离开是个意外,而没有意外又认命的他,或许会在感化院待一辈子。感化院其实是一座监牢,而他一生画地为牢,被领回去的他,早已无法面对母亲,和昔日的自己;而这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持续了那么久,改变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人性认识的过程,如果能做到对认清自己那这一辈子就算活明白了。但愿沃尔夫冈在经历这么多后能认清自己和人性。曾经沃尔夫冈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母亲的一切,母亲想必也这么觉得吧。但人性从来都是自私的,只是每个人经历的别人自私给你带来的伤害和事情不同而已。沃尔夫冈本以为逃离了管教院回到母亲身边就是天堂,可惜对于母亲来说,舒适的家庭、良好的名声更重要,自己的儿子是宁静生活的破坏者,再不舍也必须要放弃。这导致沃尔夫冈对外部世界的恐惧,那个世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感化院再怎么不堪,但却是唯一会收留他的地方了。逃?能去哪里呢?母亲的选择是理智的,但是做法非常残忍,勾引自己的儿子又不能保护他,挺渣的。这个世界残忍的不是感化院,是自私的人性。拍得真美。仿佛过度曝光的画面里那些金色头发满脸雀斑的少年看起来充满了年轻的气息。但即使拍得这么美也掩饰不了这是个沉重的电影。二战后出现这类青少年感化院既有时代性也有普遍性,现在杨永信网戒所之类的所谓的儿童教化机构不就是如此么。之所以存在且一直存在,就是因为始终有需求,那么需求方是谁呢?显然就是那些逃避、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权的自私懦弱的家庭和学校。不是不理解片里母亲苦于继父的权威狠心把自己浑身是伤儿子送回感化院的心理,但回家和母亲是感化院里孩子的唯一精神支柱。当发现已经无家可归,黑人男孩选择了自杀,主人公沃尔夫冈选择了服从和冷漠。整个片子就是一个充满了天真善良叛逆和自由精神的孩子失去童年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人唏嘘和无奈。我想逃,但能逃到哪里去呢。只有乖乖被感化了。慢慢的就被规则同化了,因为要在这个环境生存。只是这个环境对我的影响已经超出想象了,本来为了生存而做出的符合规则,不知不觉久了就成为我行为习惯的影子了。经提示,想想,那么戾气的孩纸,最后也能被感化,真是。。。被体制化后就是,得到自由后都不知道如何享受。我已经不知青春为何物了。自己竟是那无数中招的那一个,还能撑多久。沼泽包围自由,绝望催生服从,他坐上火车离开感化院,原野上是新一批的少年,生生不息,无穷无止。如果说《总有一天》还带点浪漫幻想的话,《感化院》是更真实的,残酷的社会写照。结尾想到《飞越疯人院》,freedom,freedom,自由已经来到,我们却已经学会了认命,学会了服从并强化这个体制。男主角中间摘小番茄那一段跟肖申克在广播里放费列罗的婚礼一样感人呢先看了《总有一天》,再看这个片就觉得一般了,对比之下这部的人物特点不够突出,有些地方交代得不够清楚。院长这个人的人设究竟想表达什么?母亲的态度后面转变蛮大的,过渡略突兀。最后男主回到家遇到旧友,发现别人都长了那么大个头,自己还是又瘦又小…但不得不再说一句,德国人颜值确实蛮高的…主要问题在人物的塑造上,核心的人物都没能做好突出气质,人物关系前后的过渡和衔接也缺乏可信度。而且这类少年苦难类的电影确实太多了,似乎怎么拍都难有新意。从此片中倒是看到不少电影史的传承和致敬,四百击、飞越疯人院、操行零分、动物庄园。德国人有世界上最美的少年,对德影来说真是福气啊。看的时候几次勾起关于肖申克的回忆,看完再一比较,发现它比肖申克更真实,没有通常电影中比较明显的正反派角色之分,连善良的狱监克大哥都有自己的非常私心,好朋友会带着舍监大boss去捉男主,黑面大boss也不时送来拥抱,亲妈也会狠心丢下男主离开…所以,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吧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强权下社会的隐喻。自由的歌声曾经飘荡过,反抗的拳头曾经举起过,当你以为要改变的时候却什么也没有发生。男主角的敌人不是父亲也不是教员也不是校长,当这种来自人性本身的巨大压迫里被感知到时,出逃是唯一的方向——他虽然坐上火车,但真的逃得掉吗?當整個世界都拋棄你的時候,你要成為自己的拯救者。Howridiculousthatyoueventuallybecomewhotheywerewhileyouwerethefirstonetoattemptariot.路易斯·霍夫曼绝对是男的一见的天才型演员,从地雷区被这个雀斑男孩圈粉,在感化院又被他重新震撼,仅以演员本身来讲已经难能可贵,再加上如此的故事情节,满耳朵都是“我们是没有母亲的孩子”,作恶的是体制还是人性,有时候我也迷茫同类题材不少有,但这部确是我看过刻画最深刻,最绝情的一部。少年经历了暴虐,经历了折磨,继而孤军反抗、逃跑。但当他在这世上最留恋的母亲也选择把他再一次抛弃时,少年的心也终于死了。“或许,一开始,感化院才是他真正的结局。”
备注:已完结
类型:美剧
主演:路易斯·霍夫曼
导演:巴伦·博·欧达尔
语言:德语
年代:未知
简介:《暗黑》讲述了一个超自然力量的家庭传奇故事。故事设置在今天的一个德国小镇,两个孩子的消失揭开了四个家庭的双重生活和破碎的关系。该剧集共十集,每集1小时,讲述了将小镇与1986年的过去联系起来的超自然力量。暗黑第二季电影网友评论:【年度最佳】第一季像是铺垫,第二季进入正题,还没拍的第三季高潮收尾。第二季五条时间线的内容共同推进,最后一集加入了平行世界的概念,费脑。“你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体现着因果论。但几个时空旅人的经历,好像又是在说,你的未来决定你的过去。年老的克劳迪娅教会了约拿关于时间的一切,但年轻的克劳迪娅对于时间的了解却是约拿教给她的;修理工写了关于时间的书,但克劳迪娅穿越时空,把这本书送给了当时还没写出书的修理工~“开始就是结束,结束亦是开始”故事变得更加复杂了(更容易崩坏了),对第一季“一切开始之前的事”做了很好的补充。痛苦是一艘船,欲望是指南针,人们永远只能屈从自己的感受,无意义的活着。爱情亲情的纠葛有点多了,但无论哪一次,与自己,与错误时空亲人的相认,总能感动到我。这部剧最后五分钟配乐剪辑永远在放大招,希望一直拍下去,坑大不要紧,慢慢填。等中德字幕二刷。看完第二季怎么感觉和第一季一样又讲了一个我觉得我要做出改变但是还是走在已经定下的历史的道路上,主角一直想反抗但最后还是会成为那个人。所以说第三季该怎么演?不管过去的人再怎么反抗都改变不了经历了未来的人所知道的一切,那个克劳迪娅虽说从未来来但对她能否破局的安排表示担忧马到03,本来以为两年前就没怎么看懂的剧,看第二季一定会更傻,结果居然看得很轻松很易懂,人物关系也更清晰,有种我好像变聪明了的错觉??02后半段的拍摄手法和剪辑可以,03的插曲MelodyX特别好听!马完,最后一集也可以,这季给我的惊喜比上季更多,配乐依旧好听!最后两集又开始突然脸盲了,名字好熟悉但就是对不上脸,或许因为最后两集密集地挖坑?Claudia忽悠俩句男主就不劝他爸别自杀了,太没说服力了。倒数第一天全员失控看得好烦躁啊,莫名其妙的转折。胡子拉碴的Jonas带着穿越的几个人会不会就是疙瘩脸大魔王那一帮人?第二季超好看精彩度爆表,終於知道為什麼約拿的爸爸要自殺了,第六集最精彩,還有最後一集,結尾停在讓人覺得很討厭的地方,看來又要等一年,只是人物關係變得有點亂,差點搞不清楚誰是誰,然後誰是誰的孩子大致上來說很精彩的,一天追完这部终于剪辑师好了很多,最起码我知道了谁是谁!天啊噜,这部剧简直了不仅人物关系复杂多样,完全理不清的人物,我只想知道第三季如何将这些大坑全部填完!四个时间段已经够乱了,问题是第三季还有异次元的世界?第一季原本就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时隔一年半早已模糊不清,几次时间段上的跳跃之后,慢慢变得清晰了。时间线上作出了的新的延展,场景和格局都变大了,只是第一季的惊艳感褪去后,节奏变得不温不火。我tm废寝忘食一天看完了,第二季也好好看,就是太惨了,亲情更重更虐,蝴蝶效应和前目的地上身。唯一男主老妈还是这么bitch......没救至今唯一一部挖新坑铺梗但我觉得好爽的剧,德国人逻辑真的有严谨,下季估计上升到五维了吧!各种科幻、哲学、伦理交集真的好棒!路易斯弟弟爱你唷!嗯,目不转睛废寝忘食地一口气看完,感觉跟第一季相比,逻辑没有那么清晰,挖坑挖得有点过火,如果第三季还能圆回来我就回来打五星。嗯。时间线再次拓展,赶紧过来马克一边看分析一边脸盲的日子又来了人物在四代间交叉切换,很难看的清楚。坑实在太大了感觉以后会填不上的
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艾玛·汤普森 丹尼尔·布鲁赫 布莱丹·格里森 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 卡
导演:文森特·佩雷斯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艾玛·汤普森/丹尼尔·布鲁赫/布莱丹·格里森/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卡塔琳娜·舒特勒/路易斯·霍夫曼/尤韦·普罗伊斯/拉尔斯·鲁道夫/雅各布·马特施恩茨/约书亚·格罗斯/希尔德加德·斯罗德/克里斯·泰辛格/凯崔恩·波利特/汉斯·马丁·施蒂尔/莫妮克·肖梅导演:文森特·佩雷斯语言:英语地区:德国/法国/英国编剧:汉斯·法拉达/文森特·佩雷斯/阿奇姆·凡·波瑞斯/贝蒂娜·范·博列斯类型:剧情/传记/历史/战争上映时间:2016-02-15(柏林电影节)别名:Jederstirbtfürsichallein用户标签:德国,战争,历史,2016,军事,英国,人性,剧情片长:103分钟imdb编号:tt3026488本片由法国家喻户晓的俊男级跨界导演文森特-佩雷斯执导。1964年出生的佩雷斯,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红极一时,主演的经典作品包括了《芳芳》《玛戈皇后》等等。佩雷斯很早就显示出了导演方面的才华,1992年和1999年有两部作品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短片单元。2002年,佩雷斯拍出了长片处女作《天使的肌肤》,2007年又执导了《秘密》。本片是佩雷斯投资规模最大,也是第一次入围A类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  《柏林孤影》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柏林。工人阶级夫妇奥托和安娜把自己唯一的独生子送上了战场。不幸的是,儿子在惨烈的战争中身亡。这对夫妇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纳粹党的极权统治。很快,他们的行动被发现,受到了盖世太保的追捕和威胁。这部以小视角反映大主题的二战题材电影,吸引了不少重量级明星参演。曾以《霍华德庄园》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英国演技派女演员艾玛-汤普森,出演一个伤心的母亲;曾以《杀手没有假期》获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布莱丹-格里森,扮演坚强的父亲。曾在《再见列宁》中大放异彩,并以《极速风流》艳惊好莱坞的丹尼尔-布鲁赫,将和两大老戏骨飚戏。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文森特·佩雷斯柏林孤影电影网友评论:一部厚重得如史诗般的绝唱。在隐忍中抗争,没有中国式的家国情怀,很棒。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会这么做?!首先承认个人的存在,才能有家国的存在。精神分析出自德国不是没有原因的,盖以如此隐忍、睿智、理性、不屈的骑士精神,也就德国传承的最好。两处以死得自由的叙述方式或许可以有更好的表现—把一粒沙子扔进机器里并不会影响机器运转,但是不断把沙子扔进去,终究会让机器停下来—你可真浪漫主义对于一个低等文明社会的观众来看,这真是是一个迂腐低效的“淘气鬼”行动,285张卡片只有18张没被上交,考虑到各种因素,效果近乎为零。结果只是改变了一个读过全部卡片的家伙的命……3.5☆我觉得还行,剧末说是根据现实改编的,挺佩服这两夫妇的勇气。影片中德国纳粹高官的丑恶嘴脸一览无余,警察小头头良心未泯也让人感到人性的丝丝光亮(虽然最后撒了小纸片后自杀,有点可惜)。但是德国电影竟然在说英语,不科学????,而且传播这种小纸片其实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方法。德国夫妇在战争中丧失了唯一的儿子开始质疑战争的正当性三年来写反纳粹卡片最后被探员挖出探员是唯一一位看过所有收集卡片的人最后一幕选择自杀卡片或是酷刑让他内心产生疑虑也许人本向善内心的魔鬼又来自哪里呢动员女人助战哪儿都是双标德国内容的片子却全程英语德国人看着不尴尬?立意高差点错过了这部佳片,沉闷、孤独的风格,一如片中失独的这对夫妻,恐怖压抑的气氛贯穿片中。豆瓣的打分偏蛮了,对演技、布光、镜头剪辑、剧情张力以及内敛的风格视而不见,喷子看十分钟就打分了?我不否认是倒着看的,但第二遍看就值得加分,7.5分对得起柏林影展评委的眼光。嗯,我想那位警官就像沙威一样吧。除了自己所要隔绝的声音,再难听到什么肺腑。除了自己要赶尽杀绝的人,再难看到什么真情。涉及到他人的隐私,触碰到情感的界限。越过所有的礼仪与身份,情感就是压抑。写卡片的人不是深谋大略的先知,但他的无知无畏的先身。他老婆很好看的。7.5分。本来给8分的,考虑一部德国电影里面对话全是英语,减分。人性是懦弱的,能看清真理并且勇敢行动的还是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结局党卫兵军官从窗户抛出全部卡片然后自杀,卡片在空中飞舞,景象很美,路人陆续拾起卡片,整部电影压抑的气氛终于散去齿轮中有一点沙子不会让机器停转,但如果有人不停的往里扔沙子,发动机就开始受影响,变得断断续续流水线就会停下来.谨以此片纪念在1940-1943年间因制作散发反纳粹政权的卡片而被处决的那对勇敢无畏的少数清醒者~奥托和安娜,集体无意识恐怖而可怕男女主把那种克制的深情演绎得恰到好处,放明信片的时候好紧张,不过主角只有一个是德国演员,还是反派,其他稍微脸熟的德国演员都只打了个酱油,尴尬。。。唉,德国演员太小众没有票房影响力吧。对我来说电影的彩蛋是看到了卖明信片的商店是啥样的~就算再微弱,那燎原的星火把无数人内心的愤怒燃点,恐怖笼罩的黑夜再漫长,也总会有天亮的一刻。只是在这之前,有多少良知被粗暴的泯灭?二战德国的题材,稍有不慎就会过于煽情或有洗白的疑云,导演掌控未至沦落,只是全程英语对白,实在低级又离奇。在国家机器面前,不管是谁,都可能会受到政权的巨轮的碾压。小人物的反抗,更是注定了悲惨的结局,但起码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虽然唤不醒同样受到重压的人们。独子战死沙场后,夫妇俩反而得到了解脱,家、国、天下和自己的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了。一对送儿子去前线的老夫妇失去独子。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民众发声困难,这对夫妇写了200多张反战卡片,只有18张没有被朝阳群众上交举报。影片最后把焦点锁定在数字上。影片没有对那些觉悟很高的朝阳群众的战后生存面貌做出交代。差评。
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罗兰·默勒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路易斯·霍夫曼 乔尔·巴斯曼 艾米尔·
导演:马丁·赞里维特
语言:丹麦语
年代:未知
简介:译  名 地雷区/血肉之片  名 Undersandet年  代 2015国  家 丹麦/德国类  别 剧情/历史/战争语  言 丹麦语/德语/英语字  幕 中英双字上映日期 2015-12-03(丹麦)评  分 7.9/10from1,618users豆瓣评分 8.8/10from33users文件格式 x264xAAC视频尺寸 1280x720文件大小 1.55GiB片  长 106分钟导  演 马丁·赞里维特MartinZandvliet主  演 罗兰·默勒RolandMøller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MikkelFølsgaard     劳拉·布罗LauraBro     乔尔·巴斯曼JoelBasman     路易斯·霍夫曼LouisHofmann     奥斯卡·柏克曼OskarBökelmann     莱昂·赛德尔LeonSeidel     艾米莉·贝尔顿EmilBelton     奥斯卡·贝尔顿OskarBelton简  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丹麦当局迫使成千上万的德国战俘排除埋在丹麦海滩的地雷。这些年轻人只得用赤裸的双手,挖掘数以百万计的残余地雷。截  图《地雷区预告片》地雷区电影网友评论:之前就有听说过这部电影,但因为不喜欢战争类的电影,所以一直没看。今天看了这电影,觉得题材是个好题材,但是拍的没有感染力,本来我觉得应该会看哭的,结果却没怎么被触动到,不过电影是个挺好的电影。印象最深的地方,大概就是班长跟双胞胎男生救丹麦小女孩的片段。/第一遍认不清楚谁是谁,本来觉得电影大概3颗星,但是多看两遍就觉得这个电影挺好的。几个少年也演的很自然。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军事爆炸性武器,埋布于地下或设于地面以起防御的作用。它们在战争中被埋在海滩中,被埋在小路上,被埋在胸口里。是战争扭曲了人性,还是人性引发了战争。无名死去的狗,无声死去的苍蝇,多少心头的恨,多少少年的命。祖辈上埋下的雷,后辈流出的血,都嘭一样无声的消散了。#愿世界和平灰色的天空,战败的德国俘虏,冰冷的地雷区,当13分04秒那声突如其来的巨响传进观众耳朵里的时候,这部片子阴郁的基调已确定下来。六次爆炸:压抑,绝望,悲痛,愤怒,沮丧,麻木无觉。德国战俘用自己的生命为国赎罪,丹麦军人用非人的虐囚方式排雷。很佩服丹德两国的勇气拍出这部电影来正视历史。一个在剧情上很难出其不意的故事,但还是给我带来了大段的深思。在这个非你死即我亡的战场上,战胜方作为受害者有没有仇恨的权利,这种仇恨又能否以复仇的形式发泄,什么时候我们应该以德报怨,而用善心对待敌人又会落得怎样的下场,这一系列的问题似乎无解,但这部电影勇敢发问,就已经很有价值。8分。非常精彩!战争就仿佛是扔进池塘的石头,就算石头沉没了,激起的涟漪也不会那么快消散。年轻的德国战俘被派遣了挖地雷的工作,年老的丹麦少尉前来指挥;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心如刀绞般的痛苦,沙滩上散步的悠闲只能是回忆,而同伴的残肢则更为真实。忧伤的气氛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是双胞胎男孩给洋娃娃包扎完伤口以后,自己走向雷区的画面,地雷引爆,没有爆炸的声音,火光一闪,那个善良的生命消失了,没有尸体。战争用贪欲制造仇恨,最后消耗毁灭那些最干净的灵魂,肮脏可怖地一塌糊涂,战争可憎,再糟烂的和平也比战争强!看过的最紧张,最压抑,最让人提心吊胆的电影了,100分钟暂停了四次,是因为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却在每一眼后都担心下一秒的状况。最后一幕的奔跑害怕他们被射杀,却也觉得就这么死了也比炸粉碎要强,还好…孩子们回家了。在战争中受罪的永远是平民,战争结束后站在哪边的立场都会对另一方仇视,然而那些十几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德国和丹麦能正视历史上发生的问题和错误这是十分难得的,相比东亚这边的法西斯却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实在让人担心战争中无对错,人性黑暗,影调压抑,美丽的海滩下却是沉甸甸的恐惧和罪恶。真实事件改编加分,本子不错,喜欢那种忧伤却又不drama的情感,转场略微生硬,结局仓促。男主,长得像托雷斯的德国新星很矛盾,为德国战俘心痛,但是二战时德国对其他国家也没有手下留情。他们大多数只是孩子或许刚刚参军德国就投降了,但是一定要有人为国家赎罪。战争是全民为极少数人的野心牺牲。上尉的角色塑造的很形象,爱国兼具理性同情,复仇的火焰抛向那些孩子的时候,内心总会多少有点同情,孩子只是想回家,思念自己的故乡,战争给我们的危害影响应该值得我们深思。一开始的拆雷试验就看得人心惊胆颤,中间有一度时光看起来是那么的灿烂美好,多希望时间能停留在那一刻,让这群孩子能忘掉战争,忘掉此时此刻的那足以毁灭人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