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张艺谋 梁玉瑾 吕丽萍 牛星丽 解衍 平兰庭 赵世基 郝教勇 穆牧 谭
导演:吴天明
语言:汉语普通
年代:未知
简介:因为家中长辈逼迫着要其做年轻寡妇段喜凤(吕丽萍)家的倒插门女婿,老井村青年孙旺泉(张艺谋)有心与高考落榜后回村务农的恋人赵巧英(梁玉瑾)离家出走,却因父亲被炸死在井下一事不得不将计划搁浅,听命做了段喜凤的丈夫。此后,孙旺泉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打井上,终用科学方法测定了老井村第一口井的井位。  全村人日夜为打井奋战时,突发塌方事故,赵巧英和孙旺泉被土石封在了井下。在生命可能就此失去之际,两人按捺不住做了一次夫妻,然而,他们被人救了出来。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吴天明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老井电影网友评论:拍地真诚,演地真诚,故事也真诚。赵巧英说:老祖宗瞎了眼把家安在这。我在想,连年战乱的时候,为了保住血脉,也是艰苦的地方越是不容易被敌人找到,安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也是没办法。比较震惊的是两个村子为了能否合用一口井发生械斗,在江南水乡简直是难以想象。愚昧的人就算是把井填掉也不给邻村的人用,这恶毒居心简直令人发指。在连电视信号都没有的农村,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更别说性教育,期间关于盲人唱黄曲的那个片段也着实让人震惊——实在没有别的娱乐方式了!土地贫瘠,思想也贫瘠。最后一组镜头的蒙太奇拍摄手法超赞,村民们近乎呆滞的连续十个近景的镜头在导演的手下使用排比式平行蒙太奇手法展现给观众,使画外的观众静默哑然。也许这就是蒙太奇的力量,它迫使观众在短短几分钟经历了下那条创造人物形象的作者已经走过的路。和作者一同体验者形象产生的过程影片最后出现的“千古流芳”四个字,分量远远超出了字面的意义。老谋子真老相呀,当片头他喊人爹时,总觉得这儿子比爹老成多了。早年粗犷的影像混合西北粗粒的土地,倒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沙砾味”。打井是老井村一代代人的使命,井是人们希望之水的源泉,也是无底洞...影片尽可能的弱化了时代的变革,以打井为主线辅之一旺泉的爱情线,个人叙事中夹杂家国主义。记错了一直以为是张艺谋导的。啊,就好像金承志讲合唱,一首歌,前面都是各种铺垫,你知道这不重要,这也不是你要的,但他就要吊着你,一直吊着,直到那个时刻,唱歌的唱high,听歌的听high,就是那一刻。看了俩小时就等着最后一分钟的到来。就让他们称心如意吧。谋谋三十多年也不见老…现在已经拍不出这种电影了,拍出来也不能放了!苦难生活迸发的生命激情,浓烈的色彩下是西北农村质朴的生活,一口井框住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当新旧思潮的碰撞犹如井下的生死一般残酷时,小小人物的儿女情长也只能被滚滚洪流所吞没。最后字幕的这么多无水也让人很心酸,向吴天明导演致敬!没“嫁人”张艺谋不会是个傻子吧所有人都操一口普通话就不够味儿了看完之后,心酸,很佩服历代村民打井的坚持不懈,很震撼,很心疼受苦的老百姓,很佩服他们的隐忍,明明看不到希望还能坚持的这股韧劲儿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画质:优酷>爱奇艺(字幕清晰)>腾讯,三版都是123分钟晚上看一部好电影,会欣慰地觉得这一天没白过。和我一样大的影片,很有年代感,记得小时候吃罐头也是用刀在盖子上划个十字花。太行山老井村的村民世世代代打井、无水、继续打井。因为没水喝,村里男人连媳妇都娶不上。印象深刻:羊群跑来抢水喝,孙旺泉和赵巧英的感情戏,还有结尾。人们所渴求的心中按捺不住的那份生活的渴望,就像老井打不出水的无奈。在山西荒凉的小山村,整个村子的生活紧紧围绕这一口井。受限于拍摄手法和设备,那个年代的电影满满的都是土气,但这土气是那么自然和贴切,正是土气让我们更接近生活和现实,为了生存而斗争。两村人打斗的群戏直到旺泉为了保护井而掉到井里,这段戏看的手直冒汗。而旺泉在爱人和妻子之间的被迫抉择,也显得无奈和无力。不过后半段的节奏太慢,太过于冗长,两个小时感觉可以压缩到一个半小时左右,让影片的节奏更快一些,或许更好点。“给咱二两颜色,咱可不敢开染房。毛主席共产党教育咱多少年能没个思想觉悟?到什地方都是共产党领导,要是村支书放个话。。。”“支书早走他娘的了”“你是做甚的?”"他是支书家儿子,后补支书"“那也算”????吴天明。1.含蓄和坚忍。2.前两天看了《变脸》,被感动的不行,这次虽然不是那么情绪化,但总有一种震颤。我想这归根结底来源于影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看,更是感触深刻。与小说相比,电影截取了孙旺泉的故事作为主线,以这一代人打井的经历对原作进行艺术化改编,同时以孙旺泉和赵巧英的感情作为叙事辅线,在集中展现矛盾的同时,也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且富有情感。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周美玲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我現在退休啦!我要搬去跟你們住,直到娃娃生出來為止!」婆婆突如其來的一通電話,讓楊朵和丈夫武剛頭痛不已!他們為難的點不在於覺得媽媽麻煩,而是因為兩人的婚姻根本有名無實──楊朵和武剛,兩人都是各自有伴侶的同志!兩年前,被家族長輩逼婚到完全走投無路的兩人,彼此協議「假結婚」。沒想到結婚之後,婆婆玉華喜孜孜地嚷著要抱孫子!她同時拉著武剛的妹妹,叛逆的小女兒武柔準備四人同居。面對婆婆賦予的壓力,楊朵感到困擾無比,但更慘的是,她完全無力招架中性帥氣的武柔頻頻挑逗……於是,她「出軌」了。對象是丈夫的姐妹,自己的小姑。完了,婆婆要是知道了,一定會氣到腦中風。武剛異想天開的建議:妹妹也和自己的同志伴侶Sam假結婚,這樣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這想法雖然荒謬,但對於陷入困境的兩對同志愛侶來說,竟也成為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隨著婚禮到來,婆婆玉華不禁笑得合不攏嘴,但四人心中則各懷心事⋯⋯到底大家真的可以「還是一家人」嗎伪婚男女电影网友评论:一个台湾电影,然后视角和背景全在内地成都,然后一口台湾川普,一大片的内地条幅。感觉有点政治意味。不过,情节还算真实,可能自己有过经历,父母来查房时感觉超级逼真。但是现实中哪有几个像电影里的HE结局。在《艾草》里崭露头角的唐振刚,简直就是同志角色专业户,查了一下,男配角居然是周华健儿子,嘤嘤嘤。周美玲估计是被河蟹咬到了,片子拍得完全没有电影的质感,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有在电影院上映吗,所以电影质感也许是我想多了。这个题材其实有的说,但是这个故事讲的太狗血,太肤浅了,跟网络视频的形式倒是很搭配。虽然台湾高院要求给同性婚姻立法,在立法和舆论层面台湾在LGBT问题上走得相当先进,题材很真实,电影很做作。尤其是女主程朵和铁t女友,简直尴尬到毛骨悚然。整部电影对和谐社会的大量重复也相当尴尬,导演不了解大陆不要乱拍好吗?和谐社会四个字当插入硬广了。全片关注点错,程朵和小姑的感情线仿佛按了快进,莫名其妙的就互相爱上了???黑人问号不过武柔小姐姐真的好好看!!!走的是类似《面子》的轻喜剧路线,但没有《面子》好看。“那个,南非真的能两个男结婚?”“whynot?还能两个女的结婚,一男一女也行!”看到这里,我觉得编剧太狠了,世界上那么多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她非拿“和谐”的中国和南非比,是清清楚楚地说中国比非洲还落后啊!够狠够给力!一群台湾腔的演员假装生活在大陆,周末八点档的狗血剧情,谁不是打着爱的幌子在男盗女娼?除了发情的速食男女,我们何曾在其中看到所谓的爱情?这种夸张与造作,与其说是对同性恋现状的关注,倒不如说是另一种高姿态的歧视。想想喜宴,再想想在客厅一角拥吻的拉拉,还不如岛国的AV来得坦诚。我真的太有感触了,为形婚吵架和后面被发现那里,真的太难受了。你真的要在那个环境中,经历过那样的事,才能真切体会到,这有多难。和谐社会,太讽刺了。就是一群台湾人为啥在成都拍还要说四川话,让我这个本地人好出戏。有点评说中国同性恋哪有这么艰难的环境,那只能说明你幸运。太难过了一颗星支持同性恋,再给一颗星给大嫂和小姑。中国大陆虽然不开放,电影里的部分观点也是真实的,但这电影完全就是湾湾尬黑大陆的产物,每次讲一些老顽固的观点时,都要拉“和谐社会”出来背锅,明明是一群台湾人,却操着一口假得不行的四川话…唯一可取的就是里面部分为同性恋正名的台词。除了成都话和台湾话切换的有点随意这部一对百合一对基的电影真的是很match我而且我说哥哥辣么眼熟原来是死神少女里面man得不行的小菊哥哥还有从P转T的小绵羊OMG这几年你究竟经历了些神马不过跟软萌的大嫂还真是配一脸Sam也是个大人物诶周华健的儿子诶导演选角不错哦~有些台词略为尴尬,可是有几个桥段很现实也很打动人。我以为会看这种片的多少是支持同性恋平权的,没想到弹幕里某些人因为电影讲了几句内地不好听的大怒黑内地不能忍,果然自己被归纳为性变态都没有伟大祖国被黑来得重要。"是国家容不下我们,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为这句话加一星。出现了太多反讽"和谐社会应该和谐"的场景,显得太刻意了。但是身为LGBT看这部电影第一感觉是蛮真实,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的状态。略矫情,主题突出的太明显,不如让观众自己感受来的好。给五星是因为希望LGBTQ群体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在社会里,不用担心被歧视被排斥。冲着“同性”而看的,资源找了好久。小清新类型的,这对百合看着舒适,武柔并不是那种很男性化的那种,所以我才喜欢这个角色,杨朵小媳妇的类型,像男人的女人和男人有什么区别,我不喜欢女主男性化,像武柔就可以。结局很完美,母亲接受,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完美大团圆结局还不错,电影开始前半段非常搞笑,不过真的像有些评论说的一样,这是和谐社会被黑的最惨的一次23333,中国真的那么接受不了同性恋吗?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到。觉得程茉演的杨朵非常温柔。不过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同性恋会越来越被接受。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导演:内详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王平家庭贫寒,在她5岁时,母亲因为弄丢了20块钱受到父亲严厉责骂,跳楼自杀。小小年纪的她对父亲重组的家庭毫无安全感,继母也没能给她家的温暖感觉。王平发奋读书,却没有机会考大学,不能早一天离开那个寒冷的家。于是草草找了位憨厚老实的货车司机结婚,但几年后,货车司机也因为钱背叛了她。从此后,王平对家对感情完全失望,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学习上。高镇长跟王平的开始,缘于镇政府要开设对外招待所,而副所长的职位一直没有定下合适人选。王平主动示好高镇长,做起了高镇长情人,同时也用身体换来了招待所副所长的职务。 手上有了小小权利的王平,欲望开始膨胀,不仅开始了小贪小污,也懂得了走上层路线的道理。很快就“设计”认识了掌握实权苟总,并再次通过征服苟总而实现了自己当上建设局局长的梦想。事业上亦步亦趋的王平,内心并不满足,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今天都是用身体换来的,而那是卑微的。年轻帅气的男下属,摸透了王平的心理,投其所好,王平从男下属那里,第一次获得了别人对她的性满足。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经常以出差为由,单独带男下属外出考察。就在她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设定的计划时,却因为一起小小的装修风波,而牵扯出这桩巨大贪污案件。《贪官的女人电影网友评论》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崔健 尹兰 李京霖 林今龙 金铉盛 金馨妍 元勇兰 梁东吉
导演:张律
语言:韩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崔健/尹兰/李京霖/林今龙/金铉盛/金馨妍/元勇兰/梁东导演:张律语言:韩语地区:韩国/法国编剧:张律类型:剧情上映时间:2010-02-14(柏林电影节)/2011-03-17(韩国) 别名:图们江/DoomanRiver用户标签:张律,韩国,中国,韩国电影,2010,剧情,中国电影,中国─张律片长:89分钟imdb编号:tt1500177电影《豆满江》描述了从朝鲜偷渡图们江来到中国边境小村庄的少年脱北者的故事。豆满江,在中国被称为图们江,位于中朝边界。影片主人公是12岁的少年昌浩,他有个哑巴姐姐、年迈的爷爷以及远在韩国挣钱的母亲,父亲则在当年为救落水的姐姐而在豆满江里丧生。昌浩与一位过河而来的热爱足球的朝鲜少年成了朋友。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张律豆满江电影网友评论:我的朋友被戴上了手铐,我的童年结束了…说着同一种语言,享有同一种地域景观滋养的人们却不得不被放置在三个国家生长,对于彼此的印象仅仅来源于遥远简陋的不实讲述,而当讲述者也在忙着逃离之时,连接的那段桥梁摆脱了过去为冰冷的境界划分作出的妥协,转而以一种独具地域气场的方式讲述最为寻常的人性,隐微的恶、妒在成年世界熊熊燃烧,而儿童眼中的世界却仍旧充满温度,但当属于成年世界的恶濒临眼前时,才正式宣告了天真的终结。可笑的是,我们只有告别天真,才能享用成人世界的甘甜滋味,而当我们享用成果之时,却总愿意将自己弃之敝履的天真挂在嘴边,屡次提起。三个国度的隐形拉扯发生在一个和其他任何县级市外观上都高度雷同的边界地带,一个人的游走总是寂静的,而披在空阔遥远的意识形态之下的群居,却又是格外可笑。看了张律导演的三部作品这部感触最深张导本就是朝鲜族这个发生在延边图门小村子里的故事也是导演个人经验所熟悉的环境豆满江是一个表现朝鲜半岛近代史最直接的象征它连接延边朝鲜韩国直至日本海已经勾勒出了张律导演一直在作品中重复的朝鲜族历史与身份暧昧的母题影片从卧冰的男孩到最后男孩的血洒冰上也构成了一个环形结构故事表现图门这个与朝鲜一江之隔却是两国之地的暧昧地带与北逃者错综的关系村中老者们因为对朝鲜族身份的认同帮助北逃者北逃者有的知恩图报有的恩将仇报最后当朝鲜族孩子追打逃难的朝鲜孩子时张律导演也许正是表现了朝鲜族内不断的内斗才致使今日的境况两个村子的足球赛要依靠朝鲜“外援”才能得胜看得出他对团结十分渴望最后哑巴姐姐叫出声渴望回家的老者走在幼年的桥上魔幻而点睛的结局处理很棒#Mac,通过从近期作品往前回顾看张律的大部分作品,对创作轨迹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别说他像是贾樟柯(更真诚),金基德(免谈),洪尚秀(更大气)的混体,中韩导演中一定要找相似的,倒是李沧东(更有温度),每一部作品像是《薄荷糖》的一个时间段,加起来构造一部长篇巨作。觉得《豆满江》时的张律更像是哈内克和马尔克斯的混体,克制犀利如《白丝带》,魔幻如东北亚版的《百年孤独》。到了近期的《咏鹅》的台词量和人物刻画程度又像是迈克李,丰富的笑点和作品中不变的关注群(伍迪不断讲纽约客,张律不断讲朝鲜族/边缘人物)让人联想到伍迪艾伦,从此以后是最让人期待的导演之一。不是在吹,顶多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少年生活的新田村,对于江对面的同胞来说是每日都能升起袅袅烟火的温暖村庄,而对于南边的内地和韩国却是贫穷落后的代表。张律描述了在这样的缝隙中生存下来的新田村的众生相,对脱北者友善相助的昌浩一家,允许村里人赊账的小卖部一家,尽职尽责的村长家,还有赊账成瘾借酒消愁的老赖,申请去韩的豆腐店大妈。但这被白雪覆盖的沉寂的村庄之下,却因为脱北者的打扰不再安静,仇恨、欲望以及希望,那一首首悲伤又婉转的传统歌谣,道尽了多少同胞的血泪和信仰。而最后的最后,那位蹒跚而行的老奶奶,又一次踏上归北的雪路,而她的终点,是个“家”字。大概是张律作品中情绪最溢出的一部,几处声画分离场景尤其强烈(如金正日阅兵-强奸、ending处哑巴姐姐在画外的呼喊);但也恰恰因此反而会显得过于工整,较之《春梦》反倒落了下乘。镜头还是以固定视角和简单的运动镜头为主,却也有明显能看出影像自觉的地方:对白与人物身份相当契合,趋于极简,人物的内在情绪主要通过其outerbehavior来呈现。1,当成移民故事来读。2,脱北者。以及江北岸的态度变化。“救济朋友而已。”——同时也带来了困扰。政府行政命令后人们态度的变化。3,“那也不能那么打,羊算什么。”4,几段朝鲜(韩)语歌应该考。5,坚持以人为本之难。6,结尾小孩子报警抓走郑真时躲在仓房、及昌浩在屋顶跳楼、老奶奶踽踽独行过江三幕构图太精彩。离断的创伤是双方的。4.5;一江相隔的两个国度,在血缘和地缘上都有一种奇妙、微妙的勾连,片中以不少窗框分割的视野表现两岸的对峙及融合,且呈现宏观政局和个人微观情感层面的动荡;脱北者与归乡者的对照,无论身处何地,都是难以安放的身心,难以确认的家国归属。故事略有戏剧化,令人心碎。结尾印证“我梦见姐姐能说话了”,张律一以贯之的超现实意味之笔法。已有同年制片的类的雪原冷色,完全边缘化的地带,题材,呆滞的人物状况分不清是冻伤还是心伤,整体有着中国独立电影特有的批判力。这部就自然一点扯不上洪尚秀了,冷酷的审视力道宛如哈内克,生猛的超现实刻画,奶奶走上画里的桥,又想起同样对一江之隔耿耿于怀的陈果。庆州里说,金正恩还能执掌一百年,还有很多个哑巴等待被强奸。拍得非常非常非常好,中/朝/韩三国的呈现很微妙。固定镜头克制到极致,身体运动来营造的节奏感很好,依靠建物的切割也很好看,张律也算是当代(署名)中国电影的一个指望了,假如他还没有入韩籍,,一直觉得韩国/朝鲜在东亚是个失语的国家,好像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将来,张律这个故事讲得好,令人起敬意四星半,第一部张律,哀而不伤,因为去过图们,更能体会到一江隔开的同种人心中的人性善恶,爱恨情仇,皑皑白雪,超现实的桥,以及那好与坏的脱北者,从孩子,哑女,奶奶的视角,老中青三代人的故国记忆,人吃不饱饭,连父母都是可以出卖的。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年冬天图们江旁,三人脱北渡江,被对岸射杀极度冰冷,不动声色,滴水不漏。鱼干、跳绳和图们江简直是绝妙的隐喻:我们和他们尝试着跨过界线却又停留在原地。整体影调清冷而红色的局部色相穿插得恰到好处。摄影构图的空间对话和张力简直令人窒息。生存残酷的呈现而非政治观点的生硬表达。一切都已在豆满江的洪水中毁灭殆尽。第一部张律太喜欢了。可以看作是《春梦》的前身,只是从这边讲到那边去了。最后房顶那跳跃前的助步,和姐姐从哑口唤出的少年,都惊觉现实比梦还可怖。相隔一江水的魂牵梦萦,是痴癫老人归家的习惯路线。足球赛和集邮,大雪飘满窗柩的视野。豆腐房里展开的肉欲懵懂,以及脱北少年们捕获的牛羊。人性跑到生存面前都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