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福里斯特·惠特克 米兰达·理查森 斯蒂芬·瑞 杰伊·戴维森 阿德里安·
导演:尼尔·乔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福里斯特·惠特克/米兰达·理查森/斯蒂芬·瑞/杰伊·戴维森/阿德里安·敦巴/吉姆·布劳德本特/TonySlatter导演:尼尔·乔丹语言:英语地区:英国/日本编剧:尼尔·乔丹类型:剧情/惊悚/同性上映时间:1992-09-02 别名:乱世浮生/臭名昭著的游戏/哭泣游戏/TheSoldier'sWife用户标签:英国,同志,英国电影,爱情,NeilJordan,剧情,尼尔·乔丹,1992片长:112分钟imdb编号:tt0104036故事发生是北爱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士兵乔迪(福里斯特·惠特克ForestWhitaker饰)在阿尔马遭到了北爱共和军的绑架,共和军企图用他来交换被英军扣押的俘虏。看守乔迪的是弗格斯(斯蒂芬·瑞StephenRea饰),他的内心对杀戮和战争感到迷失和无奈,对乔迪的遭遇感到恻隐与同情,他们成了好朋友。共和军最终没换来俘虏,上头要求弗格斯处决乔迪,弗格斯暗中放走了他。乔迪走前交给弗格斯一张他女朋友迪尔的照片,告诉弗格斯可以去伦敦找他的女朋友迪尔。 不料乔迪逃走时却误被来袭击的英军坦克轧死了,早已厌倦了战争的弗格斯逃到了伦敦,化名吉米。他在伦敦找到了迪尔,被她深深吸引,后来在旅馆时却发现她是男儿身。此时爱尔兰共和军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判了弗格斯死刑,他们要求弗格斯去执行一次同归于尽的任务!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斯蒂芬·伍利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尼尔·乔丹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斯蒂芬·瑞哭泣的游戏电影网友评论:立场不够客观,披着关怀同性的垃圾的政治片。竟然还得奖众多,深深鄙视之,与同类型蜘蛛女之吻比差了十万八千里,还是政治意味太浓,没有跳出名族主义歧视和偏见的牢笼,同样是体现民族冲突的同片,对比《蜘蛛女之吻》,后者相对来说客观事实得多,至少名族主义仇恨这重由来已久夹杂复杂的存在几百年政治历史问题,不是你说你白人家黑观者就会相信的。Whatever,也许,就是拍给英国人看的。》》披着人性本善的光辉的此片在剧情方面根本站不住脚: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怎么可能如此地感性懦弱?大概只能归结为组织选人不慎。男主对戴尔产生感情总是那么快那么没有原因,而且我能说我非常恶心这种一个管另一个叫宝贝另一个还笑嘻嘻地说别那样叫的场景吗?不是台词恶心,是表演的人太不到位了,太假前前后后用了好几次了,根本就没有甜蜜好每每看到这些男人的倾世盛颜,都觉得我才是个徒有皮囊的糙汉子。来自电影《哭泣游戏》1992,《迷恋荷尔蒙》2003,《冥王星早餐》2005,《蝴蝶君》1993,《双面劳伦斯》2012,《丹麦女孩》2015,《达拉斯买家俱乐部》2013,《人生密密缝》2017,《王的男人》2005。虽然之前也有《窈窕淑男》《窈窕奶爸》《小姐好白》等易装电影,但相比上面几部,这些更注重男扮女装的“笑”果和戏谑性,只将它作为噱头式的喜剧元素。而只有反映了人物的认知意识,并融入了社会问题探讨的剧本,才能真正令这个角色丰满美丽起来。先开始是找到的高分同志片,然后喜欢上GB的TCG发现是这部片子的主题曲,那肯定要马上看的了。庆幸自己之前没看过任何剧透,不然就又要失去一次被震撼到的机会了,然后瞬间回想起导演其实埋了伏笔。玛德七八十年代到底绽放了多少朵奇葩,越发爱上那时人们的潮流了。发现蜘蛛女之吻其实也是部好片子啊…他是那只蝎子,作为本性善良的人,在面对具有正当理由的杀戮之时仍能保持理智与怜悯。“她”也是一只蝎子,即使生来套着男性的躯壳,本性中耀眼又脆弱的女性灵魂却从未被刻意隐藏。当他们相遇,针锋相对过,缠绵悱恻过,可笑又浪漫,决绝又悲哀,但“她”还等着他,但谁都没死,但爱情还能继续下去。3.6弗格斯来到伦敦的时候落魄,受伤,还有对乔迪之死的愧疚,被过去死死束缚住的他遇见了迪尔。迪尔对他来说是情感的一个开口,弗格斯可以从迪尔那获得心灵的救赎和满足。迪尔独立洒脱的性格在他眼里也是一种致命吸引力,迪尔美艳的外表也是促二人感情升华的催化剂,虽然当中有个更加美艳的误会。3.5星。1、生与死革命洗礼,爱与痴雌雄同体。只愿沉醉不愿醒,情到深处不由己。2、弗格斯有绵羊一样的双眼和青蛙般的心灵。若毒蝎流泪哀求,他亦舍身相陪,因为这就是他的本性。3、也许革命与爱都需要某种勇气,不同的是,前者会束缚人的本性,而后者则是释放人的本性。3.5it''sprettyobviouswhosheis,isn''tit.Thatissupposedtobeasurprise?butstillareallygoodfilm.一个颠倒了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典型案例。走在回社团办公室的路上,Manuel问我觉得电影怎么样。我说我还看过更重口的,是的我又要搬出「蔷薇的葬礼」了(这片给我的冲击真的是久久难忘)。不过由于不太了解北爱战争的历史,所以关于人性和反战的主题吃得不是很透。泪崩。在北爱尔兰和英国之间,在苦脸杀手和妙龄女郎之间,在男人和女人之间,风暴正如火如荼。主角面对信仰与现实的两难,同时又卷入性别与移情的困惑,心碎、迷茫又无可奈何。对背景体会越深,也就越能理解这部电影好在哪里。美人着红衣出场的确摄人心魄,而扒下浴袍那一刻我想不止是男主,连我都有“卧槽,吓老子一跳”的感觉,尽管本来就知道有同性的要素在却没察觉到。若不是因为男主本性良善,也就不会有这个故事发生,也没有那最后的2335天吧开场到中间一半都有些缓慢而沉闷,绑架者和被绑者之间大量的对白原来都是在为后面将要发生的故事做铺垫……Dil露出本来面目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不过故事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有趣了,最后还是被杰伊的表演而深深感动。超越正教、魔教之分而触及人性深处的电影,可惜结尾好莱坞化了。我觉得电影的结尾应该是弗格斯放走迪尔之后,看着黑人大兵的照片,说:你当时不出现在那该多好。镜头转到下面的警察,然后听见一声枪响。电影结束。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约翰·斯塔尔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吉恩·蒂尔尼/柯纳·王尔导演:约翰·斯塔尔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BenAmesWilliams/乔·斯沃林类型:剧情/惊悚/黑色电影上映时间:1946-09-16 别名:狂恋/难测妇人心/连环大血案用户标签:美国,黑色电影,爱情,1940s,美国电影,GeneTierney,1945,Film_Noir片长:110分钟imdb编号:tt0037865本片描述一名自私心和嫉妒心很重的女人,为了独占她丈夫的爱,不惜接二连三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暴行,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她最终落得个自杀的结局。本片是根据宾埃姆斯·威廉斯的原著小说改编而成,是一部传统的心理传奇片。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吉恩·蒂尔尼 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彩色片最佳摄影利昂·沙姆洛伊 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录音(提名)ThomasT.Moulton爱到天堂电影网友评论:四星半,舒缓优美的旧日彩片调调,超喜欢。女猪极度自私和独占欲强,在干掉两个障碍物后,毅然用自己的死栽赃她所恨的姐姐与丈夫,令人愕异,或曰活得极致和纯粹,也对。这种女人在生活中还是偶有所见的,一切都要较着劲拧巴地活。结尾是欢喜的,好人新生。故事不错,总体拍得稍嫌平淡,似乎还可更好。竟然是彩色的,遗憾没字幕,体热之后看的第二部彩色黑色电影,电影摄影和音效很棒,不是黑暗的堕落的城市,而是非常美丽、宁静的乡村,蒂尔尼疯狂变装秀,温柔可人、性感冷艳、阴狠毒辣之间游刃有余,却也是脆弱的。黑色电影中蒂尔尼的魅力和海华丝的魅力应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但都让人无法拒绝。3.5星,疯狂又可怕的女人,电影的色彩是超赞的,蒂尔尼的演技也是超棒的,那么多的蛇蝎美女最喜欢她了。。。不过很奇怪这个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缺少冲击力,从剧情来看这样的情节应该很具有冲击力的但是事实是没有,导演还真有点问题了。看过最早期心理变态的黑色电影“WhenIlookedatyou,exoticwordsdriftedacrossthemirrorofmymindlikecloudsacrossthesummersky.”杀人/自残的人物和场景让我想起美国悲剧,色彩和特写在那一刻冲击力很强。感觉不错的黑色电影,只是剧情中的极爱和极恨都显得有点没来由。对比下现在好莱坞电影对精神问题的关注真是提升了许多。结尾只能算是草草了结。我对女主生不起气来,觉得她老公是木头,小叔子真的很不会轧苗头,妈妈像灰姑娘的后妈,孕中正是情绪多变的时候她姐还要刺激刺激她,过个二人世界怎么这么难!就是恋父这事是不是贯穿整个40s到70s的黑色电影?对40s的电影完全没抵抗力嘛反正。。不过觉得这个剧情可以拍得再紧张一点的整个基调有点过于平淡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小细节女主的造型套套都带大耸肩显得强势又尖锐是在暗示她病态的占有欲吗7.8对我们这种自私的控制狂来说,爱意味着完全占有,所以我们不能和平庸的没心没肺的普通人恋爱、同居或结婚,免得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四十年代版《消失的爱人》。画面华丽丽的,失了黑色电影风味啊。女主应该是有精神病,不只是控制欲强的问题,从坟墓里也要伸出手来把你拉进地狱。前面看得索然无味,只是夕阳下骑马撒骨灰的场景很美。吉恩蒂尔尼即使饰演一位令人憎恨的角色,却还是那么迷人。四十年代彩色的黑色电影,色彩艳丽,视觉上的确是很享受~美式情节剧。奇葩到黑色的爱情。形式衣服什么的挺讲究。人物诡异台词鼻尖。不知道美国人现在对这种故事作何感想。爱到天堂爱得疯狂,真可谓是“死了都要爱”。吉恩·蒂尔尼把这个病态的蛇蝎美人演绎得相当到位。★★★☆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世纪欧洲乡下,名叫迪拉米的小村庄遭到传说中的狼人血腥洗礼,市井巷陌,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被咬的人即使幸存也面临感染变异的危险,死亡是他们唯一的归宿。恐怖愁云弥漫在这片苍凉的土地上空。来自迪拉米的幸存者悲愤交加,他给出高额悬赏雇佣勇士猎杀狼人。贪图钱财的雷人们相风而动,其中不乏浑水摸鱼之徒。不忍见眼前这没有止境的惨状,青年医生丹尼尔(盖伊·威尔逊 Guy Wilson 饰)决定随同一群猎人们临时组建的猎杀团队寻找狼人。 时至深秋,满月当空。躲藏在暗处的怪物们正张开充满贪婪与饥饿的獠牙,丹尼尔一行必须在冬至之前找到猎物,以防止它们中间最为恐怖的家伙实现完全的转化……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威廉·达福 里卡多·斯卡马里奥 瓦里诺·马斯坦德雷阿 尼内托·达沃利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
语言:英语 意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威廉·达福/里卡多·斯卡马里奥/瓦里诺·马斯坦德雷阿/尼内托·达沃利/玛丽亚·德·梅黛洛/阿德里娅娜·阿斯蒂/安德里亚·波斯卡/吉阿达·科拉格兰德/卢卡·莱奥内罗/FrancescoSiciliano/RobertoZibett导演:阿贝尔·费拉拉语言: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地区: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编剧:阿贝尔·费拉拉/MaurizioBraucci/NicolaTranquillino类型:剧情/同性/传记上映时间:2014-09-04(威尼斯电影节)别名:用户标签:传记,意大利,帕索里尼,2014,同性,美国,阿贝尔·费拉拉,WillemDafoe片长:87分钟imdb编号:tt3125652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尸体在罗马近郊奥斯蒂海滩被发现,死前明显受到过暴力攻击。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那部常被评为世界十大禁片之首的《索多玛的120天》。由于凶手被传闻是一名17岁的男妓,这个悲剧被染上香艳色彩,也有人猜测这位意见领袖的死亡完全是政治阴谋,而事情真相至今仍是个谜。  影片择取的正是帕索里尼(威廉·达福WillemDafoe)被害前的最后一天。导演平静安宁的和心爱的母亲、前男友、还有《索多玛120天》的女演员用餐,与亲密的朋友聚会并分享最近的电影构思,然后驾着车穿梭在男妓聚集区搜寻一夜风流的目标。费拉拉将帕索里尼被害前正在创作下一部作品——一部充斥着大量性爱描写、探讨宇宙与真理的影片手稿,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与纪实部分一起完成了颠覆性的叙事。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阿贝尔·费拉拉帕索里尼电影网友评论:当传记片来看细节和结构有欠考究,权作费拉拉对偶像临死前一天一举一动、所思所想的猜想来看会很有意思,威廉达福外形绝佳,片里的帕索里尼始终处于一种困惑焦虑、果断自信又沉沦欲望的状态,最后被恐同份子意外敲死,紧接戏中戏里的追星者终于到达了恒星回望地球,剥去社会标签,费拉拉私自给予了帕索里尼最大的同情和最伟大的重生。整合材料的诚意可嘉,可惜效果有限。比如采访,很容易看出哪些是传主本人的言论,哪些是电影加进去的(世上只剩一个人也要拍电影etc)。PS1主角扮相像但气质完全不同2作为爱德华多粉我内心是崩溃的3青年达沃利神情也太呆滞了好嘛?4最神似的角色是Pelosi...(不过被杀后的镜头和音乐还是太虐了TAT)美国人拍的帕索里尼传记电影,集中在他的最后一天。居然比想象的要好得多。本来我看到威廉达福演帕索里尼就怕了,搁一边儿好久没看。结果他演得克制得宜。最美好,是找回了NinettoDavoli这个帕索里尼电影里的傻小子,他的缪斯。看完这片直接导致我读了多米尼克费尔南德兹的帕索里尼传记小说在天使手中6/10。费拉拉把这位争议大师的最后日子拍得保守了,内容关于他做过的笔录、答记者问、参加文化名人们的酒会听论政治,混合了一些帕索里尼遗稿中的超现实场面(为了孕育而举行异性交配的城市),不想公开他的死亡之谜和未知的隐私,可惜后者才是真正会令观众兴奋的,而不是像现在这部看访谈记录片的感觉。帕索里尼死前最后两天生活场景的呈现,夹以帕索里尼生前所创作的最后一个故事的影像化表达,现实与虚构交融,偶像面前的费拉拉不再那么激进,而电影也具有了另一种不同于费拉拉式的迷人(但论深度,不及费拉拉式的作品,也不及另一部围绕帕索里尼之死的电影《帕索里尼,一桩意大利犯罪》)魅力(8.0)感觉没有讲清楚很多东西(或许是因为我对帕索里尼除了《索多玛》一点都不了解),帕索里尼有着强烈而哲学化的艺术观与表达观,但是又非常强调他作为性少数者的欲性。电影中呈现的他的电影片段有着很强的诗化的象征性,有戏剧的意味与哲学的思考。但是就通过这么一点时间跨度的内容和这死亡感觉没啥意思性和政治密不可分,文學道德、終點並不存在。仿索多瑪回溯帕索里尼死前兩天,未完成的劇本與奇想,形成隱晦輓歌,跟隨走回創作過程,結尾帶不起高潮,反倒追隨彌賽亞之星與煙火最有意思。打字機之聲,將傳奇去傳奇化這步是對的,尼内托·达沃利愛將現身,整體還是略顯庸俗點,我是個作家。威廉達福好#2018柏林电影节#上周电影课上刚刚看了《索多玛120天》,折服于帕索里尼的天才。这部关于他的非传统传记片中,威廉达福老戏骨演技很棒,切入点也很巧妙,试图致敬帕索里尼的CinemaofPoetry。内容有些发散单薄,不过要拍这样一个惊世天才的人生,无论多长的电影也不够吧。达福为费导贡献了两次末世演技不清楚早期的费拉拉但是和4:44一样他的蒙太奇是色彩的拼贴的放大身体特征的一场烟火通明的性爱仪式高潮随烟花爆开具象新闻报纸采访剧本的文字罗列交叠最后一日的血腥谋杀地球如此可恶以至于让人怀念片尾罗西尼唱段再也无法说清是悲喜剧也许正因此成为最佳选择威廉·达福形神俱似,演出也很卖力,吹拉弹唱什么都有,但电影本身太单薄了。要展现帕索里尼复杂的性格和磅礴的灵魂,仅仅抓住一个槽点是不够的。再说,用一部电影去概括一个伟大的导演,本身都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看完此片,就像看见一块快要融化的碎冰无助地漂浮在黑暗的海面上。在三星和四星之間徘徊了半天決定為老帕饒一星,當作紀念老帕。怎麼讓威廉達福來演老帕那麼個帥大叔……電影拼命把老帕塑造成一個不被理解的天才、異見領袖、邊緣人,但有些平面。情節略鬆散、拖沓,遺作跟紀實穿插得有點亂,不熟悉老帕的人估計看著費勁。有的地方處理得還不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卡拉斯版的《塞尔维亚理发师》的“Unavocepocofa”简直神配乐,帕索里尼的御用演员NinettoDavoli多年后已是满头白发苍苍,出演了老帕的戏中戏。很想看他最后一部未实现/面世的惊世骇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