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克里斯托弗·兰伯特ChristopherLambert 克劳斯·马利亚
语言:法语 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克里斯托弗·兰伯特ChristopherLambert/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KlausMariaBrandauer/依蕾·莎丝特InésSastr导演:JacquesDorfmann语言:法语/英语地区: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编剧:AnnedeLeseleuc/雅克·道夫曼/诺曼·史宾拉德/AnnedeLeseleuc类型:剧情/传记/历史/冒险上映时间:2001-01-24 别名:罗马军团用户标签:战争,历史,史诗,古装,2001,电影,高卢,加拿大片长:Argentina:124分钟/France:120分钟/Japan:114分钟/Spain:118分钟imdb编号:tt0199481大约在前西元一世纪左右,凯撒大帝率领罗马军队大举侵略高卢,而亚瓦纳族族长凯尔特因不愿投降,他的兄弟-乔班-就在众人面前将他处以火刑。 小小年纪的威奇,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死亡,他潜逃出境,并接受一连串的严格军事特训,为报杀父之仇。长大后的威奇在报了杀父之仇后,却发现凯撒图谋不轨,两人从朋友成为死敌。 威奇决定这一次,他要为高卢人、为国家的自由而战!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格奥尔基·迪尼克 拉杜·贝利甘 IoanaAnaMacaria
导演:卢西恩·平蒂列
语言:罗马尼亚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一个曾经丧失人性的刑讯逼供者.在几十年之后接受电台记者的采访重新回忆自己那段罪孽深重的过去.他以前拷问别人,现在却接受这个记者的“拷问”.在这个下午,拷问的不仅仅是他本人,也拷问了人性,拷问了整个社会制度 刑讯者的下午电影网友评论:仅仅口述就能让人惊心动魄毛骨悚然,比起布加斯基的[审判],这部电影冲击力甚至更大。一切文革电影在这部片面前都是纸老虎(大约不包括[枫])。平特莱有意借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对切镜头很是讲究(直视摄影机-外反拍主观镜) 一个曾经丧失人性的刑讯逼供者.在几十年之后接受电台记者的采访重新回忆自己那段罪孽深重的过去.他以前拷问别人,现在却接受这个记者的“拷问”.在这个下午,拷问的不仅仅是他本人,也拷问了人性,拷问了整个社会制度。在平静的缓缓叙述中潜藏着波澜起伏的懊悔、愧疚、残酷的得意和自暴自弃夹杂的复杂情绪,表现了一个作恶者的暮年心态。现实与虚实不分的回忆交织在,纯真的少年与树下老刑讯者的反差令人喟叹一个被环境塑造的疯子丧心病狂地为旧时代的左翼服务,最后被新时代的左翼虐待。如小说般平淡的镜头语言,诉说着内心波澜起伏的故事。酷爱啊。这刑讯者的下午好象是我的下午,他的话好象是我的声音。。。。。。一半刑讯者,一半是养蜂人。最后在一大片耕地上送走姑姑。分数不敢乱给,最近心里颇不宁静,亦没有什么看艺术电影的心情。改日重温在评分吧。开始有一段镜头很像伯格曼的风格。鑒定結果,我和平特萊老頭實在是沒有緣啊。你一切都是偷來的,在一個和我們相似的國家里,這是多麼光榮的!很有力量形式看起来很简单却运用的很好使得片子不是纯谈话更有电影的表达方法内在的框架紧凑张力十足台词,演员没有音乐,但估计有也不知道能加哪儿教授好像飞屋环游记那老爷爷。。。。。。。==一个“红卫兵”的自白:论红色恐怖的诞生。舞台戏剧形式与知识分子视点,好似安哲与闵采尔。有病。通病。无药可治。还是封住心智,也许根本没有心智。经历算什么,幌子吧。影片的主题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不喜欢这么闷的电影。3.5星~~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语言:西班牙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语言:西班牙语地区:西班牙编剧:类型:剧情/喜剧/家庭/传记/历史上映时间:2001 别名:Cuéntamecómopasó用户标签:西班牙,西班牙电影,spanish片长:imdb编号:tt0302447UnahistoriadeunafamiliaenMadriddesdeladécadadelos60.Esmuydetalladoyrelajante,noscuentalahistoriadelosAlcántarasalolargodelcambiorecíprocodelasociedadespañola.Cuandocambiaunpaís,cambialagente.Ademástambiénesunacomediaexcelente.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 迈克尔·莫里亚蒂 瓦伦蒂娜·凯薇 恩里克·克兰东尼 爱
导演:马克·雷戴尔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詹姆斯·弗兰科/迈克尔·莫里亚蒂/瓦伦蒂娜·凯薇/恩里克·克兰东尼/爱德华·赫曼/大卫·普罗瓦导演:马克·雷戴尔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伊斯雷尔·霍洛维茨类型:剧情/传记上映时间:2001-08-04(美国) 别名:用户标签:传记,JamesFranco,美国,JamesDean,美国电影,2001,James_Dean,电影片长:120分钟imdb编号:tt0240628AbiopicabouttheactorJamesDean,whosestardomoftheultimateteenagerebelaswellastheprematuredeathmadehimalegend.Hisrolesaredepictedhavingmuchincommonwithhispersonallife,mostnotablythedifficultrelationshipwithhisfather.詹姆斯·迪恩电影网友评论:弗兰克把迪恩身上那种深藏于内心的敏感多愁和稍许刻意的风流倜傥拿捏的恰到好处,唯一瑕疵就是没有表现出迪恩身上类似孩童般的纯净。有时看入迷后竟然觉得有几分乱真的意味。也许是太过于惋惜,张国荣、希丝•莱杰、泰隆•鲍华,可能是天妒英才,他们身上的光辉就连上帝也望其项背……看了兰兰演JamesDean才意识到JamesDean有多帅就是比2001年的兰兰还帅啊……感觉兰兰整体比他瘦弱和stoned很多刚看完feud这部里也有老奸巨猾的JackWarner和好莱坞八卦queenHedda哈哈哈看了兰兰演JamesDean才意识到JamesDean有多帅就是比2001年的兰兰还帅啊……感觉兰兰整体比他瘦弱和stoned很多刚看完feud这部里也有老奸巨猾的JackWarner和好莱坞八卦queenHedda哈哈哈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詹姆斯迪恩,被那种不羁所吸引,天生的演员,一个动作就是一个大片儿。当时还震惊怎么这么早就死了,因为付兰兰看的迪恩传。演的真的太好了!很压抑。最后不自觉就哭了。心疼迪恩,因付兰兰而感动。还真演过詹姆斯迪恩啊,而且男主这时候也过于帅气了hh猫着背坐在椅子里披着好看的轮廓光真是叫人没法不喜欢。迪恩的死有种肃剧般的命运感,这个感觉很独特,本身就已经有点形而上的意味了。还真演过詹姆斯迪恩啊,而且男主这时候也过于帅气了hh猫着背坐在椅子里披着好看的轮廓光真是叫人没法不喜欢。迪恩的死有种肃剧般的命运感,这个感觉很独特,本身就已经有点形而上的意味了。一个敏感、孤独的男人一辈子的写照,演员演的很好,不管是外形还是演技都很不错,和麦当娜、迈克杰克逊一样,巨星的背后总是有一段坎坷的身世,如果电影可以多对小时候进行刻画就完美了!6.5分,惋惜大于影片给予的感动,和《灾难艺术家》一起对比着看也惋惜一下腐兰兰的颜值与灵气。电影本身太多地方比较糙,好在剧本一直抓着父子情延续。其他就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对dean本人知之甚少印象来源于无数流行乐中都在唱他无疑是个symbolicicon的存在并不知道付兰兰有没有演出原型人物的感觉但是在这里塑造出了一个鲜活的形象这样一部电影最该说清楚的大概就是JamesDean那些最惹人喜爱的个人魅力和迷踪。弗兰演出了怪,却没有真的属于James的魅力。加上整个故事剪辑混乱,观感非常糟糕。对dean本人知之甚少印象来源于无数流行乐中都在唱他无疑是个symbolicicon的存在并不知道付兰兰有没有演出原型人物的感觉但是在这里塑造出了一个鲜活的形象这一版的jd,是一个真正的有天赋的演员,但又是个随性天真的小孩,没有过分的装逼或者忧郁,坦荡而有些偏执。不可否认付兰兰真的演得很棒,感觉他就是里面的那个角色。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杰瑞米·雷纳/布鲁斯·戴维森/ArtelGrea导演:DavidJacobson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DavidJacobson类型:剧情/惊悚/恐怖/传记/犯罪上映时间:2002-06-21(美国) 别名:TheMindIsaPlaceofItsOwn用户标签:犯罪,美国,JeremyRenner,杀人狂,惊悚,纪实,2002,美国电影片长:101分钟imdb编号:tt0285728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很大程度上取材于本片主角——那个杀人狂杰弗里的父亲写的一本回忆录《一个父亲的故事》。连环杀手杰弗里本身是个同性恋,出生于1960年,1994年他在坐牢时,被同室囚犯所杀。杰弗里一共杀害了17个人,其后不仅吃掉了他们尸体上的某些部分,把他们的头骨保留下来,油漆上颜色放在家里,将他们组合成怪异的样子来进行奇怪的性仪式……杀人狂电影网友评论:国际惯例这种真人真事改编的杀人狂电影都拍的不咋的啊节奏和对白是烂的第一原因尺度放不开是第二原因...本片元凶号称杀人食肉本片一共就杀了俩人食肉就没有了血腥程度也就仅仅是一只胳膊和不见血的开膛而已...沉闷的对白让人无力吐槽也就只有JR闷骚的小眼神也是唯一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了...国际惯例这种真人真事改编的杀人狂电影都拍的不咋的啊节奏和对白是烂的第一原因尺度放不开是第二原因...本片元凶号称杀人食肉本片一共就杀了俩人食肉就没有了血腥程度也就仅仅是一只胳膊和不见血的开膛而已...沉闷的对白让人无力吐槽也就只有JR闷骚的小眼神也是唯一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了...5星给JR!这片儿有点四不像,电影吧不够吸引,纪实吧它还有插叙,恐怖吧我倒是没怕,完全是抱着花痴的心看完的。始终不懂拆弹部队导演怎么会因为这个片儿看中JR,虽然他演技确实好!但是两个角色的纠结点又不一样?!能演杀人犯和孤独的士兵不一样啊。不过还好JR确实是一匹千里马虽然整个氛围怪怪的,透着一股正常人看变态的猎奇味道,但少年Dahmer夏日独自在家的场景很好,莫名能让人产生真实感。JeremyRenner演技相当可以的,一种扭曲的害羞劲,两个年龄段无缝切换,眼神绝了。虽然整个氛围怪怪的,透着一股正常人看变态的猎奇味道,但少年Dahmer夏日独自在家的场景很好,莫名能让人产生真实感。JeremyRenner演技相当可以的,一种扭曲的害羞劲,两个年龄段无缝切换,眼神绝了。就算要表现双重人格这剪辑也未免有点莫名其妙鹰眼君倒是把JefferyDahmer那种感觉不到他人痛苦的sociopath演的收放自如。。还有原来他大学主修的是犯罪学。。好羡慕!就算要表现双重人格这剪辑也未免有点莫名其妙鹰眼君倒是把JefferyDahmer那种感觉不到他人痛苦的sociopath演的收放自如。。还有原来他大学主修的是犯罪学。。好羡慕!抱着猎奇心理去看的确略失望。JR的表演令人惊艳,但这个角色总觉得单薄。片子的节奏太慢,角色关系也处理的不是很好,说实话看的很闷,看着就没耐性了。冲着JR还值得一看。因为真实事件所以多给一星whatcanisayijusthaveathingforstoriesthatarebasedonrealeventsʕ•̫͡•ʕ*̫͡*ʕ•͓͡•ʔ-̫͡-ʕ•̫͡•ʔ*̫͡*ʔ-̫͡-ʔ,原谅我不小心看了这张颜!原谅我吧原谅我吧!别让我梦见这傻老爷们儿!杰瑞米的演绎倒是可以,其他方面就没什么可取之处了,剪辑乱,故事情节也乱,这是想表达一个连杀17人的杀人狂其实内心也有一丢丢善良的意思么?!之前百度过,看起来也不觉得迷茫,感觉还不错,杰叔演的很好哈哈。结尾也是厉害了,自个决定往杀手路线发展,去回味树林里的第一次…够吓人的!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雅克·甘布林 德尼·波达利德斯 CharlotteKady
导演:贝特朗·塔维涅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雅克·甘布林/德尼·波达利德斯/CharlotteKad导演:贝特朗·塔维涅语言:法语地区:法国/德国/西班牙编剧:贝特朗·塔维涅/让·卡斯莫类型:剧情/传记/历史/战争上映时间:2002-01-09 别名:SafeConduct用户标签:法国,2002,战争,法国电影,Bertrand_Tavernier,BertrandTavernier,贝特朗·塔维涅Bertrand.Tavernier,贝特朗片长:170分钟/Argentina:172分钟(MardelPlataFilmFestival)imdb编号:tt0269461讲述了在纳粹统治下的两个法国电影制作人所走的不同道路,在巴黎被占领期间,有两个男人都试图生活下去并进行抵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导演助理约翰.德威尔为了更好地参加由地下组织的抵抗运动,选择了一家德国电影公司即大陆公司工作。另外,生活于三个情人之间的约翰.欧罗奇却顽固地拒绝向德国人妥协,并用他唯一的武器--笔杆子,以诗歌的形式进行抵抗。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马修·布赖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迈克尔·瑞利·伯克/波蒂·布丽丝/朱丽安娜·麦卡导演:马修·布赖特语言:英语地区:英国/美国编剧:马修·布赖特/StephenJohnston类型:剧情/惊悚/传记/犯罪上映时间:2002-07-26 别名:泰德・邦迪用户标签:犯罪,美国,纪实,美国电影,真实杀人狂,真实事件改编,烂片,Matthew_Bright片长:99分钟imdb编号:tt0284929泰班迪就读大学期间,他潜藏的兽性已表露无遗。当时他对女友史芬妮有着出轨、变态的要求,更逼使她当地就范。泰得不到性满足。一次巧合下,他跟踪心仪对象,偷窥她春情亵衣。自此他胆子大起来,由偷窥至主动强奸,发展至虐杀才赢得快感。如是者,泰多年间奸杀过百少女。被捕的泰竟成功逃狱,再成为少女恶梦。究竟为何泰会踏上不归路?他的下场又如何?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 内芙·坎贝尔 茜茜·斯派塞克 ShannonLawso
导演:HenryBromell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杰瑞米·艾恩斯/内芙·坎贝尔/茜茜·斯派塞克/ShannonLawso导演:HenryBromell语言:英语地区:美国/加拿大编剧:HenryBromell/FrancesKrollRing类型:剧情/传记上映时间:2002-05-25(美国) 别名:用户标签:JeremyIrons,美国,剧情,美国电影,杰瑞米.艾恩斯,传记,经典,杰瑞米·艾恩斯片长:96分钟imdb编号:tt0302240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贾尔斯·福斯特
语言:内详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詹姆斯·维尔拜/阿兰·贝茨/艾琳·阿特金导演:贾尔斯·福斯特语言:地区:编剧:NigelWilliams类型:剧情/传记/历史上映时间:2002-04-02 别名:白金汉宫之恋用户标签:英国,英国电影,BBC,传记,英国皇室,James·Wilby,JamesWilby,历史片片长:99分鐘imdb编号:tt0310733ThedukeofYork,nicknamedBertie,wasbornasroyal'spareheir',youngerbrothertotheprinceofWales,andthusexpectedtospendarelativelyprivatelifewithhisScottishwifeElisabethBowes-Lyonandtheirdaughters,intheshadowoftheirreigningfather,GeorgeV,andnextthatofhiselderbrotherwhosucceededtotheBritishthroneasEdwardVIII.HoweverEdwarddecidestoputhisloveforadivorcedAmerican,WallisSimpson,abovedynasticduty,andendsupabdicatingthethrone,whichnowfallstoBertie,whoreignsasGeorgeVI.Nowheexpectstobe,asconstitutionalmonarch,littlemorethenafigurehead,butagainfaithhasmoreinstoreforhim:NaziGermanyprovessuchaformidablewarchallengertotheBritishEmpirethatthenearlydesperatenationlookstoitsroyalcoupleascomfortingsymboloftheunbrokenspirit,aparttheyplaywithgreatsuccess,whilehostingchasedmonarchsandgovernmentsfromcontinentalEurope...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LinusRoache JamesCromwell DavidPaym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LinusRoache/JamesCromwell/DavidPaymer/MartinDonovan/VingRhames/SeanSullivan/SergioDiZio/MarnieMcPhai导演:RobertDornhelm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HankSteinberg类型:剧情/传记/历史上映时间:2002-08-25 别名:用户标签:美国,肯尼迪,政治,传记,2002,历史,电影,战争片长:94imdb编号:tt0323754宣传语:Dreamer.Rebel.Leader.Brother 关键词: 肯尼迪转变梦想政治 政客,leader 世界观、价值观崇高奉献 兄弟、家人、个人、情感 政治、世界、社会、人生、人民 那是属于肯尼迪的风云岁月,属于肯尼迪家族的风云岁月。1963约翰肯尼迪被刺杀,1968罗伯特肯尼迪被刺杀…… 本片所描述的是1963年约翰肯尼迪被刺到1968罗伯特肯尼迪被刺之间的岁月,也就是这段属于肯尼迪家族的风云岁月。 对于这两段被刺,法国巫师诺查丹玛斯的这首预言诗道出其隐喻的一切: “第一人的突然身亡 使情势急转直下 他人为君高处不胜寒 为时已晚也太年轻 威胁来自海上和陆地” 也有人对肯尼迪家族的悲剧进行了这样的说法:“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长串讣告,身为肯尼迪家族一员,你就不要指望躺在床上静静地死去。”也许,有些时候,真的以为肯尼迪家族是受过诅咒的…… 作为史实,不尽得知,多少年来,也是人民一直所关注而不能得解。大致事实进程如此:(此段引用)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巡视时被人刺杀,半小时后在医院身亡。 在肯尼迪遇刺后,继任的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亲自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彻查此案。这个由首席法官厄尔·沃伦为主席的委员会,后来被习惯称之为沃伦委员会。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取证,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全收入了《总统特别委员会关于肯尼迪总统被暗杀案的调查报告》(又叫《沃伦报告》)中。 报告中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事件为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一个单干,与其他人和任何组织无关。自沃伦报告出台伊始,它就一直面临无尽的责难,而把肯尼迪遇刺案炒得最热闹的,则当数1993年由好莱坞大腕导演奥利弗·斯通,根据上世纪60年代美国部检察长吉姆·加里森的反调查报告拍摄的电影《肯尼迪》。 斯通把焦点对准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工业联合体,他认为这一集团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者,而起因则与越南战争有关。这个由五角大楼的鹰派、武器制造商和石油商、特工部门的极右翼分子等组成的利益同盟,“想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战争经济的体系之中”,他们所期望的越南战争却没有得到肯尼迪的支持。后者对美国的海外战争一直持矛盾态度,1963年10月11日,即在遇刺前一个多月,他曾签署了《第263号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决定在1963年底将1000名美国军事顾问从越南撤出。而在即将展开的争取连任计划中,肯尼迪有意要排斥副总统约翰逊,并打算于次年从越南撤军。这自然与军工集团的利益相违背,他们一心希望在与“共产主义世界”的持续紧张中获利,肯尼迪不能“代表”他们,于是便为他们所不容。 斯通的电影为肯尼迪之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他的说法构成了那些形形色色解释中的一个。有人总结了一下,自肯尼迪去世以来,世人对他被刺原因的猜测,至少有8种之多。如,是反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者干的,刺杀的原因显然是肯尼迪在猪湾行动中拒绝提供足够的空中援助以及制止所有旨在消灭卡斯特罗的行动;是古巴的阴谋,刺杀的原因是通过“猪湾事件”和“导弹危机”,肯尼迪成了卡斯特罗的死对头;是中央情报局的变节行为,因为在猪湾惨败后,肯尼迪于1961年免去了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的职务,并削弱了中央情报局的职能,这导致其内部“鹰派”头目和一些将军的怨恨;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下的毒手,理由是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埃德加·胡佛与肯尼迪兄弟深有嫌隙,肯尼迪想让胡佛提前退休,此举严重得罪了胡佛;是美国极右翼势力所为,德州石油商、欧洲移民、国家安全部门、古巴流亡者、白俄君主主义者和美国反卡斯特罗政权志愿人士等,他们报怨总统对共产党人过于温和,因此与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五角大楼串通一气,联手设计了暗杀行动,并销毁了这个阴谋的所有证据,以中止肯尼迪的内政、外交政策,嫁祸苏联与共产主义世界;人们还把怀疑的眼光盯上了时任副总统、并在肯尼迪被杀两小时后宣誓成为第36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身上,认为曾在1960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大会上败给了肯尼迪的约翰逊,和德州石油大亨哈罗德森·汉特,共同导演了这起大谋杀。政治世家,屡遭横祸肯尼迪之死只是一个家族命运的一块浮冰,在这块浮冰背后,是整座冰山。 当我们把视野稍微拉长,从约翰·肯尼迪身上转移到他所处的亲族关系时,一个家族及其神话与悲剧,也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肯尼迪家族曾号称美国第一家族,这个由爱尔兰移民后裔、天主教信仰者组成的家族已经构成了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华盛顿邮报》曾感叹,美国如果也有莎士比亚,其著作中必有一部肯尼迪家族史。 肯尼迪之死及其家族的命运,也只有放到个人和家族所处的国家的制度与精神状态中,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 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国际关系上。除了上文提到的已成火山的古巴问题之外,上任之初的肯尼迪,还全盘接受了艾森豪威尔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把越南问题放在了外交政策的关键性位置,认为印度支那是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地区。然而,随着对国际政治认识的加深,肯尼迪后来从原先的立场上后撤了,他不再赞成继续与苏联关系紧张,不想出兵支援“解放”古巴,也不主张投入美国军队在越南打一场反共之战。他在对外政策上的改变激怒了那些反共斗士,也得罪了靠战争发财的军工利益集团。 这种复杂性更体现在当时的美国国内状况上。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黑人民权运动开始在美国各地纷起云涌,南方一些州长及白人种族主义者露骨地主张种族隔离,肯尼迪虽然在竞选时赢得了他们的一些支持,但当民权运动快要威胁到美国的国内安全时,肯尼迪兄弟最终采取了同情黑人运动的立场。在越来越多的黑人认同肯尼迪兄弟时,越来越多的右翼白人种族主义者逐渐对肯尼迪怀恨在心。 肯尼迪兄弟之死,当然与他们深深地卷入了美国政治的内核密切相关。肯尼迪兄弟的反种族歧视立场不能见容于白人种族主义者,而罗伯特在总统竞选中对中东问题的表态、他的亲犹太人而反阿拉伯人的做法,则惹怒了阿拉伯激进主义者;还有他早年在司法法工作时,曾加入恶名昭著的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领导的、专门迫害共产党人、亲共嫌疑分子和自由主义人士的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也长久让许多自由主义进步人士,难以原谅他当时的行为;他当司法部长期间与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较劲、对有组织犯罪的严厉打击,则不仅获罪于了一些政府核心部长与政客,还获罪于了黑手党、三K党等势力强大的黑社会组织。所在这些对他怀恨在心的人和组织,一起为他的被杀,编织起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他终于没有逃脱这张杀人之网。 至于肯尼迪刺杀之谜的更多内容,不多贴了。 肯尼迪的遗孀--后来曾嫁于希腊船王的杰奎琳·肯尼迪在夫君被刺杀后曾悲切地说:“失去的东西不可能有所替代。”在她最悲伤的日子里,罗伯特·肯尼迪成了她的知心朋友,给了她最大的勇气和安慰。然而,1968年6月那个黑色的日子,罗伯特也步哥哥的后尘被人暗杀。 杰奎琳对一位友人说:“我痛恨这个国家,我蔑视美国,我再也不想让我的孩子在这里生活下去了。我必须离开这里。”----也只有像她这样亲历了险恶、亲眼看到被杀者鲜血的人,才会深昧美国政治文化中的残忍与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