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李作楠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海门的一个小镇上。自从几年前日本人从东边的海边上了岸,江海平原便落入了铁蹄之下。镖师林百顺一家因躲避鬼子杀戮而逃到了通州的濠河边上安家落户,他们与李铜匠的渔船毗邻,在白色恐怖下战战兢兢地苦熬着。濠河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千年护城河,河两岸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日本人掠夺华东物资的重镇。人们战战兢兢地过着日子。而濠河边上的女人们就更加苦不堪言了。 林百顺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挑水,活活地被刺刀挑死在河边上。他女人苦的死去活来。女儿水芹没有办法,只好挎着篮子当街叫卖烧饼,好几次险些被日军侮辱,幸得妓女惠姑娘相救。惠姑娘原来是城里首屈一指的漂亮女人,因为日本人烧了她家房子,杀死她爹娘,为了买棺材葬父母,落入窑子,后因得了脏病被老鸨赶了出来,在濠河边上搭了个披棚当野鸡,日子过得很苦。可她和大家不一样,别的女孩子见了日本人就逃,她总是迎上去,因此被徽州来的女佣施家姐姐骂作下贱货。施家姐姐也是苦人家出生,新婚丈夫在南城门口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鞠躬,被一枪打死。徽州老板见她可怜,让她到会馆当女佣,因为生性玲珑,倒也混的过去,人也渐渐势利起来。所以惠姑娘等下等人自然不在她眼里。林百顺的女人不愿意女儿抛头露面,自己去有钱人家挑水糊口,不料撞见伪保长他爹调戏女眷,老家伙先下手为强,放出风来,说百顺女人偷了他家三十块大洋。城里人一听,自然不敢再让她去挑水。娘和姐姐断了生路,十二岁的儿子狗子去日本人的纱厂做童工,一天清晨,被当作小游击队员死在日本鬼子枪下。铜匠的女人见百顺家可怜,把孤儿寡母接到他们船上住。水芹常见铜匠伯伯和一女学生来往,一直不解,直到一天晚上,女学生被鬼子追赶,躲到船上,才知道她是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她和铜匠来往是为新四军暗地里收集废铜烂铁造子弹。保长他爸看中了水芹,提出让她抵债到家里作捂脚丫头,百顺女人当场拒绝。保长便出坏主意让日本人抓水芹去做慰安妇,危急时刻,惠姑娘挺身而出。女学生被惠姑娘感动,带人深入虎穴,救出惠姑娘。日军发现,全城搜捕,目的是想把地下党一网打尽。在铜匠和百顺女人、施家姐姐、水芹等人的帮助下,惠姑娘逃出虎口。星夜,女学生和城外的游击队联络,一船受苦受难的女人在迷雾中驶向远方,投奔已是解放区的苏北根据地…
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亨利·托马斯 格雷厄姆·格林 比尔·萨奇 LorraineFarris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A woman disguises herself as her dead brother, Henry,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Confederate ranks during the Civil War. He marries a widow to rescue her from an arranged marriage. They kee each others secrets and find true love.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斯坦利·贝克 杰克·霍金斯 厄拉·亚科布松 迈克尔·凯恩
导演:赛·恩菲尔德
语言:英语 Zulu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斯坦利·贝克/杰克·霍金斯/厄拉·亚科布松/迈克尔·凯导演:赛·恩菲尔德语言:英语/Zulu地区:英国编剧:赛·恩菲尔德/JohnPrebble类型:剧情/动作/历史/战争/冒险上映时间:1964-06-17 别名:战血染征袍用户标签:英国,战争,非洲,祖鲁战争,英国电影,1964,历史,1960s片长:138分钟imdb编号:tt0058777本片讲述19世纪末英军在非洲的一处要塞人手不足,但遭到成千上万当地土著祖鲁人的进攻。祖鲁族是非洲最善战的民族,与英军发生激烈交战。英军顽强抵抗,最终以小胜大。祖鲁战争电影网友评论:1964年的英国电影,描述在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39年后,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后膛枪和火炮的英军,居然被主要装备的是长矛和牛皮盾的南非土著部落祖鲁人袭击,被杀了1600多人,而一个叫罗克渡口的地方的100多个英军却守住了阵地的故事。由此可见清朝晚期清军战斗力之差,比非洲土著都弱太多了。8/10。比想像中好,基本无冷场。影片的切入点很规矩,即没反思侵略行径也没丑化土著人或美化杀戮,重点是展现军人(不分敌我)战场上的成长经历及相互敬意从而避开了风口浪尖。也提供了一本祥细战术指南,英兵:集中伤员、三人一组、设牛阵、叠堡垒。祖鲁:试探火力、形成包围、败在给敌人以喘息之机。4000祖鲁人围攻100英国人的教区。军二代英军长官由于首次战斗无经验,把指挥权交给工程师老兵。和平主义者牧师父女极力要求撤军,被马车送走。装病伤员在战斗中展露战士本色。英军在工程师老兵指挥下凭借武器、战术和勇气取得艰难的胜利。面对胜利,英军长官感到羞耻,老兵说这就是他改行的原因。"我曾爷爷跟沃尔夫打过魁北克战役,我爹跟威灵顿打过滑铁卢战役,哼哼,我是新兵。""我也是新兵。"两个新兵就这样带队抢走了11枚VC,令人发指。MC年轻时真心貌美如花,而且腔调十足,证明要当个指挥官,哪怕是副的,也需要至少喊两天不会哑的好嗓子。此外装逼也很重要,装得比较好的是皇家工兵1964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经历了德国发起的两次挑战后,虽然在美国的帮助下打赢了世界大战,但已经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这时候,英国希望这部电影能勾起国人对往昔的记忆,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这就是电影不讲之前祖鲁人大败殖民者的故事,反而写现代枪械屠杀落后民族的事前面的铺垫还是比较的冗长,不过真的开始战斗场面了,就非常的精彩。100个英国散兵游勇对4000个祖鲁战士,英国士兵是训练有素而祖鲁战士也是骁勇善战,对英国士兵的刻画尤其的细腻真挚,约翰.巴里的配乐也为本片增色不少。PS碟的导评做的非常好中文翻译也很到位,改日要仔细在听一遍导评。一边是抗击侵略的英勇士兵,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坚韧士兵。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也是两个文明的争斗,结局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不过,他们都是勇敢的人。虽然是几十年前的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但是情节毫不逊于现在的电影,甚至强于它们。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直到最后出现在天际线,临战紧张气氛逼人而来②在那个年代,排枪交替射击阵型的弹幕屏障也是风头无两③临危受命,一战成名④可以想象清末中西战争的模样:个别战役也许互有胜负,但整个战争不会有第二种结果反映了祖鲁人的勇猛和智慧同时也表现了英国人自己的勇敢和反思,演得最好的自然还是StanleyBaker和MichaelCaine,尤其是Caine,在片中由一个军人世家出生的优雅公子哥转变为真正英勇的军官真实事件改编,虽有过分美化英军的一面,但对祖鲁狂战士们的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的精神,同样也做出了正面的解读。影片场面宏大、色彩极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应那场发生于19世纪末英军vs祖鲁的电影佳作。4000头擅长唱歌跳舞的祖鲁猩猩vs100名英国绅士,猩猩们跳舞消耗了80%体力、唱歌又消耗了19%体力,所以打仗就剩1%体力了。就算再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各种细节上也瞎改得太离谱了吧04/05年的“世界军事”杂志上也看过这场战役的介绍,红衣军以少胜多,两位指挥官一战成名!将军有战术,有精神,有智慧,有勇敢,贯彻了自己的目标,这才是军人和一个将军应该具有的素质!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于波 周韦彤 班嘉佳 王德顺 苏登扎木苏 李卫 李倩 李咨墨 赵南阳
导演:李晓军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译 名 XuanYuan:TheGreatEmpero 片 名 轩辕大帝 年 代 2016 国 家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历史/古装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文字幕 上映日期 2016-04-01(中国大陆) 豆瓣评分 3.8/10from658users 文件格式 x264xAAC 视频尺寸 1920x800 文件大小 2.0GiB 片 长 90分钟 导 演 李晓军XiaojunLi 主 演 于波BoYu 周韦彤CicaZhou 班嘉佳JiajiaBan 王德顺DeshunWang 苏登扎木苏 李卫WeiLi 李倩QianLi 李咨墨ZimoLi 赵南阳NanyangZhao 简 介 影片以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于波饰)与元妃嫘祖(周韦彤饰)的传奇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五千年前有熊氏部落首领姬地率领族人渡黄河、斗猛兽、联合氏族战蚩尤(苏登扎木苏饰)、最终统一华夏各部落的壮阔史诗。演绎黄帝、炎帝(王顺德饰)、蚩尤三大部落的兴衰聚散,成功再现了远古华夏民族壮阔感人的发展历程。 截 图 《轩辕大帝预告片》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罗密·施奈德 BradDourif MichelGalabru
导演: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
语言:德语 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ThestoryfollowsthelifeofaregularGermanwomenLeniGruytenduring1930sand1940s.Throughherinteractionswithfriends,familyandotherpeoplesheknows,theregularfolks'perceptionoftheNazieraisshown第3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语言:
年代:未知
简介: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情下,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之中此时,蒋介石已布重兵数万,和红军拉开决战架式,妄图让毛泽东做当年的石达开。敌情重重,风声鹤唳,毛泽东(韩适饰)、周恩来(赵申秋饰)、朱德(刘怀正饰)、刘伯承(傅学诚饰)等红军高级将领临危不惧,紧急布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案。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另一路飞夺泸定桥。蒋介石随既调整方案,妄图分割围歼渡河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分兵几路迷惑敌人,当蒋明白过来,临阵换将,令川军何湘辉(李宁饰)部回援泸定时,泸定桥头已被红军占领并控制,当蒋来电询问守桥情况时,一切已晚矣......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杰克·莱蒙 茜茜·斯派塞克 梅勒妮·梅隆 约翰·希亚 大卫·科列侬
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语言:英语 西班牙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杰克·莱蒙/茜茜·斯派塞克/梅勒妮·梅隆/约翰·希亚/大卫·科列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地区:美国编剧:科斯塔-加夫拉斯/唐纳德·斯图尔特类型:剧情/悬疑/惊悚/历史上映时间:1982-02-12 别名:失踪用户标签:美国,政治,金棕榈,1982,美国电影,Costa-Gavras,CC,CostaGavras片长:122分钟imdb编号:tt0084335剧情描述南美某国(暗示是智利)发生政变,一名美国自由作家神秘失踪,他的太太日夜不停搜寻其夫踪迹,而他的父亲也从美国赶来欲了解事情真相,两人的政治信仰不同,经常发生争执,后来他们发现美国政府介入了这次政变。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EdwardLewis / MildredLewis 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杰克·莱蒙 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科斯塔-加夫拉斯大失踪电影网友评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介入智利军事政变,民众横尸街头,军人成立军政府掌权。一名美国公民失踪,其父和其妻努力寻找,才知他因知情已被枪决。其父回国后将驻智利大使馆官员和军方人员告上法庭,该案的相关证据被列为国家机密。一个口口声声中立的国家,竟然是政变的策划者。也因为是法治国家,官方人员才能够被公民起诉,虽然被驳回,但操纵他国政变的事实也被揭露,即使不单纯是因为本片所述。饰演父亲的演员,将对儿子和儿媳从不满到理解,证实儿子已经遇害的悲痛和隐忍,表演得可圈可点。加夫拉斯成本最高的一部,950万美元。阿根廷摄影师RicardoAronovich的画面唯美了点,很像阿尔特曼的风格,相比《Z》的凌厉,这一部的抒情部分更多,也不算太违和。剪辑FrançoiseBonnot得了英国学院奖,她以前还剪了《影子军团》(她母亲就是梅尔维尔的以前一些作品的剪辑),还有加夫拉斯的另一名作《Z》,我觉得相比《Z》,《大失踪》比较难显示剪辑水平。加夫拉斯的金棕榈,奥斯卡最佳剧本和拿手的剪辑更扎实克制,但影帝莱蒙和斯派塞克的好莱坞式表演有利弊。持不同政见信仰的公媳寻找真相的同时对国家的看法也有了变化,声画不同步的回述,政变世界的氛围塑造了几次瞠目的超现实时刻。美国至少回来还有诉讼的机会,而被失踪的是天真的理想主义,法盟蓝光。这是一部精彩的影片,有一个精彩的开头,但剧中的几个年轻人都是非常愚蠢的,在发生动乱的国外,军人可以随意开枪,街道上不时传来枪声,妻子非得一个人去看望她的朋友,我觉得这个真是一个愚蠢的决定,这造成的她和丈夫的分别,接下来的电影就是妻子和父亲两人寻找丈夫。丈夫和他朋友,记者三人在餐厅加夫拉斯善于从真实事件中汲取力量,相较Z我更喜欢这部丝丝入扣的叙事。对人物的塑造极其细腻,尤其父亲的表演让人动容。但如同导演其他政治电影一样,强调的是事件而非人物——人物作为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被恰当地镶嵌到故事脉络中。观众绝非以全知视角审视,但最终能看到事件全貌并做出价值判断。父亲的人设与表演都很钦佩;妻子在宵禁街头的无助与后程发力也很有感染力。公公斥儿媳:“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好,不论你们如何用草率的理想主义抹黑它都没用。我再也受不了了,你们这些年轻人靠父母生活,却整日无所事事,只会无病呻吟。”尽管有政治反智的意味,却与《南方公园》批嬉皮士一样中肯。美国在国外频繁干政的恶果。不管是中国,美国,都在把自己的人民拉出去送死。所以所谓的政治利益,到底是谁的利益呢?在政治面前,人命又值几个钱,大概不如几发子弹吧。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操蛋,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操蛋;美国还是中国操蛋;民主还是独裁操蛋。而是因为人本身就是操蛋玩意儿一出没有高潮的烂戏,莱蒙的表演即使比较平庸,也是片中唯一亮点。表演方式过于古老,特别是操德州口音的斯帕塞克,像是从好莱坞黄金时期黑白片里走出来的演员。男女配角可能有的婚外情是唯一引起我期待的剧情,可惜没发生,而且女配还无故被摸胸,真晦气。雅各布为了政治性给本片金棕榈有些不择手段。与《铁人》一前一后斩获金棕榈,政治惊悚题材的代表,背景虚化给人诸多想象空间,无声反抗却最终也只能以此收场,对当权的绝望对时局的愤懑对历史的反思共同促成了一部寓意深刻的金棕榈,影像层面倒不是特别突出,更多地是一种记录性的自然光,四平八稳,不过尸体遍地的场景却是点睛之笔,毛骨悚然。人家82年的老片,仍会把今日的国产片抽得一脸血。悬疑加情感,绝不浪费和敷衍的构图和运镜,全片第一个画面最印象深刻。讲故事娓娓道来,情感的细腻变化合乎情理令人唏嘘。父亲在找寻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儿子,也改变了对政府和政治的看法。两代人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发人深思。奥利弗·斯通式好看。剧作和视听上都太保守,即使铸就经典调度的场景已经搭建好了。回家路上一直在想,现代政治的归宿好像只剩下四种人,键盘侠、犬儒、尼采主义者和新闻记者式的真理主义者。而绝大多数政治电影又只能在最后一类里做文章,因为它是四类人里唯一的乐天派。故事开篇便告诉我们这将是一部尽量还原事件真实的影片,片子本身我觉得没有特别的起伏跌宕,有心里震撼的是在父亲进入一个个布满尸体的房间里百姓是刍狗。但同时也直指政治问题不得不说美国真的是一个很开放民主的国家,这种片子在我天朝在编剧酝酿剧本期间就被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