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语言:韩语
年代:未知
简介:国家人权委员会为了预防侵犯人权企划了关于人权文化的电影,继2003年全州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6个视线》和2005年全州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影片《5个视线》后今年又推出了第三个omnibus film (电影集)《人权电影企划3-第三视线》。这部电影集是由7个导演执导的6部短篇电影组成,它们分别是讲述韩国社会上对migrant labour(移居民工)的差别待遇的影片《潜水王穆罕默德》(导演郑润哲)、讲述关于一个少女因为拖欠电费点蜡烛睡觉时不幸火灾身亡的影片《少女消失了》(导演金贤必)、讲述家庭里不平等待遇问题的影片《你和我之间》(导演李美妍)、通过儿童揭露社会上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的影片《艰险的人生》(导演卢东石)、讲述对少数分子带有偏见的影片《Bomb! Bomb! Bomb!》(导演金曲、金善)、把不平等问题用实例深刻描写的影片《我怎么办》(导演洪基善)等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漫
导演:瓦莱丽·拉普安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皮克斯发布《玩具总动员》新衍生短片《LampLife》预告,可爱。聚焦牧羊女的故事:她为何在外流浪,并跟被迫“跑路”的胡迪重逢?  1月31日Disney+上线。《牧羊女大冒险电影网友评论》在好莱坞近年为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的性别滥觞中,《Toy4》牧羊女堪称真正的女性典范。但这个衍生短片有些矛盾,记得正片里是牧羊女鼓励胡迪不要做玩具而是做自己?户外玩具不还是玩具么?室内玩具在户外大街上找到自由颇不合理,一天大半时间面对的是动物和清扫员,随时都有被扔进垃圾堆或直接被肢解的威胁啊。这其实就和如今的为政治正确而忽略现实常识是相同的写照。玩具总动员4的番外篇,作为玩具系列的主要人物之一,牧羊女和胡迪对人生目标上的追求有所不同,摈弃陈旧的多余的负担,追求自己向往的目标生活,充满挑战但是也充满希望和乐趣Disney+。这种没必要做成番外短片吧……放在正片里也是挺合适的不是么(想了想玩具4里面其实还真的有好几个气口可以放进去)。配音是吉姆·汉克斯哈哈。我们不需要一个台灯,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玩具,和孩子一起玩,所以我们离开了那盏台灯,逃出了古董店,我们告别了台灯的生活。看的第一遍就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玩耍成长进入“资本深化”的过程,资本集约度大幅上升、pad类的大幅推广……大规模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玩具们持续性且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以米老鼠的尿性,扩充成长片也不是没可能,与《玩具4》形成情节互补。(7.5/10)不错的冒险经历,但角色缺少作为玩具的特性展示,也没给本体电影增加什么深度,就酱。玩具4真的看不够好精美下载完时间轴大概11分钟5分钟是演职人员表哈敲黑板)女权婊请注意,这才是真正的女权,独立,开朗,勇敢,乐观,充实。真正意义上皮克斯的番外短片是更需要惊艳的效果,绝非从正片抽取好可爱我最近真的太爱西方那种独立又坚强的女性人物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JamilMena JohnBryantDavila StephenS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JamilMena/JohnBryantDavila/StephenSheffer/ChrisAnthon导演:EtienneKallos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DianaFithian/EtienneKallos类型:剧情/短片上映时间:2006-05-19(戛纳电影节) 别名:用户标签:短片,同志,美国,GAY,同性,2007,爱情,美国电影片长:17分钟imdb编号:tt0924133TheLatinodoormanofaNewYorkapartmentbuildingbeginstounravelwhenheisseducedandthendumpedbyaprivilegedcollegekidwholivesinthebuilding.看门人电影网友评论:经陀总提醒找来,发现几年前就看过了。当时还是学生,在一家酒店做前台,正好又刚在电影院里看了《威尼斯之旅》。心想俺咋就遇不到这么靓的客人呢。真是磨人的小妖精,硬生生把强攻给磨成了强受2333333333(导演新片入围今年戛纳的一种关注)并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导演技巧意在不明所以出乎意料,然而,这样讲不好故事,是意欲何为?我真的觉得doorman演得很好,那个gay也sao得可以。为神马大家评分这么低呢。。實在有點糾結,當發現愛,但是卻因為性生活的無奈这。。。所以我惨遭两个平行单元抛弃的原因是?有花堪折直须折。男二有梁咏琪的味道。我居然看过……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在爱情面前,你究竟能妥协多少?攻与受的纠葛,爱被生理的支控额这磨磨唧唧是要讲个啥。有点意思,仅此而已。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焦波
导演:韩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焦导演:韩蕾语言:汉语普通话地区:中国大陆编剧:韩蕾类型:纪录片/短片上映时间: 别名:MyMother,MyFather用户标签:纪录片,焦波,亲情,俺爹俺娘,中国,感动,大陆,中国电影片长:30分钟imdb编号:20多年拍摄父母的起居劳作和喜怒哀乐,一位对中国普通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俺爹俺娘电影网友评论:因为要考试所以看的这部纪录片。看到很多兄dei说哭的很惨,我其实也想哭。在父亲去世但母亲走过病房浑然不知的时候,我不知道不告诉母亲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父亲和母亲一起72年的生活所有的泪点和感动都在父母爱情上,是父亲紧紧握住的手,是父亲一声声的好看,是父亲面对母亲时依然炙热的眼神……如果影片是记录父母爱情的那么是个好片子,可是要说亲情说孝顺恐怕感动不了我。焦波的爱难道真的寄托在摄像机上了?什么都要记录什么都要拍的话反而矫情而不真实。三星给父母爱情,愿大家用行为爱父母。他们是农民,过着平凡的日子,干着平凡的活,把生存当作人生第一大事,我们以为只是找个人只求老了有个伴,家里的活好干,但,他们之间有浓厚亲情之下不轻易透露的爱情,还有夸你“好看”的甜言蜜语,有合照时有些羞涩的慢慢靠近…哪怕,是最后的离别,都感觉是王子先走了,在另一个美丽的地方等着他的公主来,焦波记录的不只是身为儿子看着父母渐渐老去的身影,还是父母大半辈子的爱情。每个夏天燥热难当的时候,到晚上就提把椅子同老人们坐池塘边唠嗑乘凉,我妈有把鹅毛扇不知还在不在,正着拿扇风,反着拿我就得跑路;社会是往前走的,老一辈的乘凉到父辈可能就成了广场舞或者散步,老人好像也在变化中不知不觉中就都看不到了,而我们也有了我们渡过一段时光的生活方式,对身边有缘见面的人好点,对老辈的经历应怀敬畏,这么多年的苦,不容易,之后可能都慢慢走了,再见。对我来说处处用力过猛、弄巧成拙,传达出的情感力量可能还不如静态的摄影集。看到最后果然发现是电视专题片,但一些煽情的视听手法(旁白、配乐、摆拍)根本是编导理应规避的。爹娘的生命力量,和他们普通又伟大的生活哲学,体现在面朝黄土背朝的平淡日子里。不认可呈现方式,但还是被人物本身打动了。看过焦波的书《俺爹俺娘》,跟纪录片相差无几。比起他获奖的《乡村里的中国》,还是差了点儿。特别朴实,朴实到甚至有点土,像是每个人手机里给爸妈录的短视频,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化的拔高或处理。这是特点,是缺点,也是优点。看完真的很感动,摄影中的平凡生活之间的那种温情深深打动了我,看到最后一页是看到了一行字“爹娘走了,我再也不能为他们拍照了”突然觉得心酸而又心疼,毕竟岁月无情,心里很多的感触!恕我才疏学浅,对纪录片欣赏能力有限,这部实在看不出高明在哪。不说是不是摆拍,但是爸爸去世了,坟前干嚎要拍,最后母亲送别要拍,办个摄影展把爹娘扔在那。emmm,真情实感?一场百分之八十的戏,生生拍成二百五了。几次出现摄影机,矫揉造作,作为纪录片肯定是不合格的。摆拍看得人头疼,恶心,影片结尾的两声呼唤,昨夜的饭都出来了老师播放这部影片做纪录片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你不能找一个片子把学生们都带进去,以至于所有人都以参与者参与其中,泪流满面而不能进行理性分析。楼下,仰拍,长焦拉远的那个镜头曾被批判。我却认为是导演触摸到电影灵魂的镜头。这就是巴赞所倡导的。电影眼睛学派的中国本土化运用。真好最先看的应该是焦波在我是演说家中俺爹俺娘的演讲,而后在学校图书馆中看了摄影集。今天看完了纪录片,真的是平凡的镜头,不平凡的真情。大二的时候上影视鉴赏课程时看的。个人以为只要是能真的感动观众,这就是好片子。我感动了至少,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KristinKroghSissner OleIvarRudi Dan
导演:BobbiePeers
语言:无对白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KristinKroghSissner/OleIvarRudi/DannySchlesinge导演:BobbiePeers语言:无对白地区:挪威编剧:BobbiePeers类型:剧情/短片上映时间:2006-01-18 别名:用户标签:短片,挪威,2006,科幻,2000s,挪威电影,BobbiePeers,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片长:France:10分钟/Argentina:10分钟(MardelPlataFilmFestival)imdb编号:tt0800966在一个奇妙的世界里,人人都有飞翔能力,人们靠“引力靴”把自己固定在地上的某一地点。突然有一天,人们的头顶没了阳光,没有了开阔的天空可以自由飞翔,人们不可能再会有自由翱翔的希望…… 在这种丧失生活希望的情况下,有个勇敢的男子站了出来,他决心向社会现实发出抗争。他放弃自己的工作,解下身上的所有束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腾飞。第5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短片金棕榈奖BobbiePeers 第59届戛纳电影节NormanMcLarenAwardBobbiePeers《嗅探员电影网友评论》灰暗的失重世界里一名嗅探员试图从千篇一律的繁琐现状中解放自己,脱下重力靴而飘向自由的故事。影片的反乌托邦背景和水洗般色调营造的末日感让观众想到《人类之子》,并探讨了恐惧、压抑和盲目因袭等概念。挪威导演鲍比•皮尔斯这部无对白处女作获得2006年短片金棕榈奖。【短片】玻璃拟像对现实的多重阻绝,为抵抗飘浮失重不惜自我禁锢。反乌托邦背景,水洗般色调的末日感。鸽与铁鞋,即自由与枷锁,仓皇瞬逝。因为没有看到飞起来,会承担怎样的风险,所以,这个飞的选择,倒没多么震撼人心。好像没啥意思,快进看的默片,镜头很有意思,最后是在一个女的注视下渐行渐远气氛营造得不错,有点1984的风格。但故事及创意,真是太简单了些。以前的某一天中午,我坐在食堂,朋友在身边,一直在思考着这部短片⋯⋯可能06年看会好一点,现在看过时了…短片版matrix。抛弃,解放,自由5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镜头设计很有想象力可以想很多。镜头很刁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