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
主演:迈克·泰森
导演:斯派克·李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这位“铁拳麦克”(Iron Mike)以其独特的风格细细剖析了自己人生的起伏,包括问题不断的少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拳击生涯、生命中重要的人们、各种争议、蹲苦牢的日子、自我省思、家庭生活,以及崭新的出发,他都坦承不讳地一一道来。 泰森表示:“我要特别感谢HBO提供这次的合作机会,以及信任我的故事。我非常荣幸能够与HBO合作将这出个人秀《拳王泰森:无可争议的真相》搬上电视萤光幕,同时这对我来说也是一项殊荣。”在宣传活动上,当被问到是否曾对自己的人生後悔过或想改变时,泰森则表示:“我无法改变,而且如果我改变了,我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在我人生中,也没有太多後悔,若真要说,我会希望自己是个好父亲,但同样的,若没有过去当父亲的经历,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
主演:肯·亚当 莫德·亚当斯 芭芭拉·布罗科利 皮尔斯·布鲁斯南 提摩西·道
导演:斯蒂文·莱利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Everything or Nothing focuses on three men with a shared dream -- Bond roducers Albert R. Broccoli, Harry Saltzman and author Ian Fleming. It's the thrilling and ins iring narrative behind the longest running film franchise in cinema history which began in 1962. With un recedented access both to the key layers involved and to Eon Production's extensive archiv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franchise has ever been told on screen in this way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AnatolyM.Sagalevitch GenyaChernaiev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影片向观众展示了一次精彩的在太平洋及大西洋深海的漫游,由于处在海底火山区域的特殊环境,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希奇古怪的物种和地貌奇观……深海异形电影网友评论:文明不可能发展于水下如果能的话现在地球上就应该水下一个人地上一个人因为水下生物比陆地生物出现的早即使外星有生命也只是动物不一定会进化成人即便人一开始就靠其他生命生存但并不证明人的存在基础是其他生命可能外星人吃石头也能活人类一直在找跟地球类似的环境来推断有没有外星人可能方向上就错卡梅隆的纪录片也照样是美式纪录片:大量专家现身唧歪打哈哈+大量电脑动画。不过出自同样"民族个性"的美式科学实践的风格还是令人艳羡——科技理论-工程的严谨同乐观进取轻松幽默充满想象力并非矛盾。景德镇人在月球上也会玩儿得像个孩子,还是"坚决完成任务!"家国荣誉民族尊严苦大仇深?很崇拜那些为了地球而做些什么的人,想起了小时候的那些幻想,如果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去探索世界是多么棒!这片子看得太让人激动了!Cameron也实在是很伟大,有想法就能够为之努力、付出实践,他的视野、知识面、先锋的想法都是太多人不能比的。Awesome!卡梅隆拍剧情片游刃有余,拍纪录片却三片一律。关于海底世界、生命探秘,世上不缺杰作,本片太渺小。本片唯一令观众兴奋的地方正是片中科学家的兴奋点:那些奇妙的生命。本片不断牵扯太空生命探索,甚至提出策略。恐怕画蛇添足,自有真正的专家在奋斗。3片子还不错,但是有大错误,海底火山口附近的极端嗜热、嗜压微生物及其生化代谢过程早在20年前出版的《微生物学教程》中已经有了很多详细阐述,要是看发现的paper的话那更早了,拍本片的“顶尖”科学家们竟然不知道?关于虾的有史以来最豪华巨制的IMAX深海纪录片,角度通俗,适合在海洋馆/水族馆循环播放。对太空的预想也就是19世纪初科幻小说的水准。好了,卡梅隆你也玩够了,快把那个会拍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还给我们!忍受了100分钟的NC台词以后看到结尾,才发现原来看过。。。可见此片多么不impressive。四星是给那些CG的,还有海底美景和他们的冒险精神。扣一星因为一些脑残台词和。。。太短了。。。科技使人进步,过程则是无聊。既不想走同类自然题材老路,所以打着lmax口号出现了!深海写实限定于几米,没有浮夸画面也没有庞然大物更没有深景!lmax效果能体现出来?!保持怀疑!标题党的名字但实际是部纪录片。卡梅隆在拍阿凡达之前折腾出的事情。他可真是theKingOftheWorld啊,在里面哪是个导演,还是个生物学、太空学的学者嘛和想象的不同,大海里的生命只占了一小部分。主要内容是通过考察地球上的海洋来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半记录半模拟动画的影片,这算是纪录片吗?(卡梅隆到底是学什么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海洋其实不是本片的重点,以后在木卫二的液态环境中探索新的生命形式才是。所以这部纪录片有很多内容都像是工作日志,海洋世界和海底生物只是点缀。怒赞!只有在深海,才会知道阳光不是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只有在深海,才能窥探外太空生物异形的可能性。对于只在陆地生活的人类,对生命的架构太缺乏想象力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
导演:尼克•科宾马克•大卫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在1999年4月20日,发生了一件让整个国家都感到震惊并陷入悲痛的大事件,据相关消息描述,在哥伦拜恩高中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残忍枪击案,当日有13个受害者都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13个家庭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而变得支离破碎,但事实已经造成,永远也无法改变了。该电影讲述了发生在这13个家庭中的故事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主演:未知
导演:海金星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本片是由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实验型纪录片。制片人王子龙,总导演海金星,执行总导演王遥远。《上线了文物 第1季》共30集,每集约6分钟讲述一件来自中原的文物。在这里,你可以听到8000年前的声音,看到5000年前的家园痕迹,领略到3000年前的奖杯。 本次创作,不局限于博物馆里奇珍异宝的传奇故事,也有古迹古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结合文物展示、3D 建模、情景再现、历史小剧场、采访、MV等多种方式拍摄制作。将以全新的视角,生动活泼的画风,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拥有厚重历史的中原瑰宝。让我们不忘初心,知来处,明去处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BarbaraBush GeorgeBush GeorgeW.Bush
导演:PeterSchnall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BarbaraBush/GeorgeBush/GeorgeW.Bus导演:PeterSchnall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DonCampbell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2002-01(澳大利亚) 别名:揭秘空军一号/透视内幕:空军一号/InsideAmericanPower:AirForceOne/NationalGeographic:InsideAmericanPower-AirForceOne用户标签:纪录片,国家地理,美国,空军一号,Documentary,National-Geographic,2009,NationalGeographic片长:57分钟imdb编号:tt0289844空军一号是对搭载美国总统的任何美国空军飞机的称呼,目前美国总统最常用的是两架VC-25A飞机,尾号28000和SAM29000。两架飞机是改装过的波音747-2G4B民航机。在28000和SAM29000于1990年开始服役之前,空军一号是两架波音707-320B飞机,尾号26000和27000,这两架飞机从1958年起就开始服役了。 空军一号主要改装了飞机的内部装璜和设施,以更适合总统在空中行驶其职责,飞机上有休息区、办公区、两个厨房、一个手术台、药房、通讯系统、电话和电视机等。此外还特别为总统的家人、白宫员工和媒体记者保留了空间。在诸如核战争等紧急状态中,空军一号也可以成为一个军事命令中心。此外还加入了空中加油的设备以及反地对空系统。 空军一号的所有飞行都属于空军的军事行动,由位于马里兰州的安德鲁空军基地的总统飞行组负责。从白宫到安德鲁空军基地总统一般先要搭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用直升机海军陆战队一号。同样的,搭承总统的陆军交通工具被称为陆军一号,搭承总统的海军交通工具被称为海军一号,而搭载总统的民航飞机则被称为执行一号(ExecutiveOne)。 将总统的飞机称为“空军一号”是在艾森豪威尔总统时代开始的,主要是为了安全原因。当年有一个拥有与总统飞机同样代号的民航飞机正好与总统专机一起进入同一个空域,从此之后总统的飞机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以和其他所有航班区别。 两架总统专机只有当总统在飞机上时才被称为空军一号。当1974年尼克松总统辞职,然后搭乘总统专机离开安德鲁空军基地时,飞机的代码被改成了飞机的尾号,只有当继任的福特总统正式接任后,才恢复了空军一号的代号。 “空军一号”已经成为总统权力的象征,她伴随美国总统多次执行外交任务,并见证了许多历史性时刻:1963年11月22日,空军一号SAM26000将总统约翰·肯尼迪带到了达拉斯,肯尼迪却不幸被暗杀,副总统约翰逊就是在空军一号上宣誓继任美国总统的;1971年,空军一号又陪伴了尼克松总统完成了历史性的中国之行;2004年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空军一号搭载小布十总统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探望驻扎当地的美军部队。空军一号电影网友评论:●“空军一号”是美国总统的专机,这架蓝白相间的波音747飞机已成为美国的权力象征,也成为美国的国际图腾。空军一号也常被人们称为“空中白宫”。只要是隶属于美国空军的飞机,无论哪架,只要美国现任总统乘坐,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起,该飞机即被称作“空军一号”。美国主旋律大片,当年看是很印象深刻的,现在看完全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霸权的洗白之作…拍总统马屁也是不流行了。还不如白宫沦陷逗逼,现在人的口味果然变了。911那段和华氏911的叙述真是相差甚大,再次证明纪录片这种东西受拍摄人立场影响太大,就像以前看的海豚湾一样,这时,这类东西往往成了客观的反义词~~美国的电视台可以直接跟着总统拍纪录片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要是啥时候我们国内也可以看到一些国家元首的生活、工作纪录片就好了以911当天的飞行实例、感恩节飞往巴格达的事件,简单描述了空军一号的内部功能与行程中的安全规则。这部好像是上一部。2008年NG又拍了一部,有奥巴马的。现在空军一号上面的屏幕是触摸屏的了。从小布什时代一直讲到奥巴马上任,AF-1不算奢侈,但任何地方都透露着身份的高贵。安全的关键是冗余。现已用两架747-8替换掉了VC-25(747-200B).空军一号的引擎一有磨损就换新的,而客机还得飞几十次才能换。小布什出镜选取了2003年布什劳军和2001年911事件为主线,相当惊心动魄美利坚的象徵,servethepresident小布什在空军一号上和全球人民玩捉迷藏的故事。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JimAdams ErnieAlexander 肯尼·亚历山大 Jay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这个纪录片推荐给各位热爱摩托车的人们!!!我们为何骑车电影网友评论:美国好擅长拍摄这些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作品。很多人开始骑摩托都是因为很小的时候骑过minibike,导演将他们说minibike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好可爱。想起小时候和弟弟玩小霸王的骑摩托游戏玩到手抽经。。。片中,一个人说:骑着摩托去周游世界,不需要力量和勇气,只需要决心摩托简便易行,穿街过巷,纾解心情,海边散步,沙漠探险,更重要的是,摩托很酷。飞驰的快感,分享的快乐,一家人如果都对摩托狂热,那是一种幸福,两个骑士相遇,必是难得的缘分,兴趣就是使命,有了使命就要放肆去追逐,哪怕手脚残缺,不妨碍体验美妙。如果你同我一样从未享受过竞技的乐趣,从未专注于一项可以enjoy的事情,就会知道我现在心跳多猛烈,而眼泪湿润眼眶(没错我爱哭),whyweride,whoamI?最后的结论是,人生真是白活了。走极端了…摩托车爱好者谈起自己的历史、摩托车文化史、对这项“运动”的喜爱并为之着迷时,眼睛是放着光的。叙述的方式和脉络平缓而舒适。虽然自己对它们并不爱,也没骑过它,但我喜欢这些有爱好的人和记录它们的影片。学摩托骑摩托的原因是偶然当过一次后座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自由。摔得满腿是伤也还要坚持骑车因为骑车变得勇敢。还有根藏在深处的一种热情被叫醒。我要过最酷炫最冒险的人生摩托就是这种人生的一部分。要开始做一件事情,勇气和能力都不总要,需要的是你有决心。想起,12年独自骑行一千多公里,不甚周全计划,但是我知道一旦开始我就必定会成它,就是开始一公里的决心吧。这部电影不是一部有叙事结构的纪录片,纯粹是一部摩托人给摩托车的情书,沸腾的影像和励志的语言确实能打动机车人生意外的观众,关于热爱,无论是什么,都不必问为什么。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在我眼中是很荒谬的,这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任何事情,一旦不顺利,他们的心情就会变得混乱,而我,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人活着,本该无所求。没有吸引人的剧情但是平淡的语言后面对于摩托车的喜爱与狂热一个家庭的共同信仰紧紧抓住你的情绪恨不得立马骑起来看的眼睛都湿润了,羡慕美国的机车环境和氛围。希望机车友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安全骑行,扭转国人对机车的认知。想起自己第一次骑老爸的嘉陵摩托,大概在在十六七岁的时候,除了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只剩下掠过耳旁的风声……一个喜欢机车的朋友推荐看的,真不怎么样,可能毕竟不热爱吧,但是我本来以为我看完会热血沸腾的呢?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张侨勇
语言:四川方言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齐漠祥/何宗礼/缪云飞/赵忠/叶新导演:张侨勇语言:四川方言地区:加拿大/中国大陆/芬兰/日本/英国编剧:张侨勇类型:纪录片/运动上映时间:2013-12-20(中国大陆)/2012-01-22(圣丹斯影展)/2012-09-24(日本) 别名:ChinaHeavyweight用户标签:纪录片,拳击,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张侨勇,体育,中国大陆,2012,加拿大片长:89分钟(中国大陆)/94分钟imdb编号:tt2082232本片讲述了四川会理一个拳击教练和他的两个年轻徒弟的故事。齐漠祥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拳击手,退役后一直在会理挑选适合拳击运动的孩子。拳击是他的信仰,为了拳击,他并不在意艰苦的条件和独身的生活。在他的精心调教下,门生何宗礼和缪云飞获得了一系列成绩,被选入省队,准备国家级比赛。齐漠祥虽然离开职业拳坛很久了,但他依然怀揣梦想,希望重新参加职业比赛,夺取金腰带称号。年近四十,齐漠祥开始努力恢复训练,准备参加在会理举办的WBC拳王争霸赛……第49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第1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提名) 第4届豆瓣电影鑫像奖鑫豆单元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千锤百炼电影网友评论:三个同样练拳的人,三种不同的人生,有时真的是命运使然吗?齐作为一个优秀的拳击手终极梦想是拥有一条金腰带,但两次都没有成功,何是齐看好的徒弟,虽然一开始比赛都失利了,但齐一直鼓励他给他信心,最终他没有放弃拳击也取得很好的成绩,缪也是齐的徒弟之一,虽然拿了省运会的金牌,齐却劝他往非职业发展,但缪一直的梦想就是职业选手,一番折腾后最终放弃了拳击去了工地。这既不是“啊荒野”,也不是“激战”,作为纪录片,也不是“拔一条河”,如果你想寻找热血,怕是找错了片子。影视剧把运动放的很大,而这片更想赋予生活意义。让人看到失败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妥协,而不是不甘心。千锤百炼的最后换来的大概是尽力了吧。多说一句,作为纪录片,该片摄影真的是相当出色,很多情绪的表达和潜在暗示基本都是通过镜头完成的,这里要加一颗星。它的影像風格讓我想起《高三》它記錄了四川一個地方拳擊教育的現狀,是如何招收拳手,如何訓練,以及拳拳到肉的比賽過程,但素材剪輯混亂,人物視角重心不穩,看到後面不耐煩,感覺冗長。它僅僅表現了一個地方的拳擊狀況,真實很好,但有趣更好。它沒能表達更深層的東西,僅僅是做了介紹,遺憾。那些愿意十二分努力而心有不甘的人们啊,最大的制肘点就在于怎么选都是Allin。有些试一试的砝码重到需要allin全家人的生存,于是算了吧,把希望吹灭。更何况,你看到周围努力逐梦的人好像过得也不怎么样。这种丧丧的感觉不是小说、电视剧,是真实的现实人生,也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残酷。胜利者享有一切,保持放纵与传说,失败者默不吭声,所有鼓励都是屈辱,我想那些找回逝去荣耀的故事虽然使人亢奋,却可能是出自自身的情感需求,一而再的失败后,理想中才会泛出现实生活的残骸,电影的最后他笑着对孩子说:拳击不是打架,他是一种高贵的品德。那一刻,他是如此的独特。作为一部纪录电影,它既有纪录片独有的真实性和力量感,也罕见地兼具剧情片才有的流畅故事情节和戏剧张力,艺术性和观赏度俱佳。尤其片尾那场拳击比赛,很可能颠覆你的观影体验——英雄和凡人,梦想和命运,都在那一方小小的拳击台上聚焦,只是这一次,只有现实,没有奇迹。唉,故事感觉还可以再发展,就这么匆匆结束了,不圆满,不然可以打五星,在Itunes上看记录片最有趣的是看字幕,尤其是这种穿插讨论举国体制,可以通过翻译人强调什么省略什么看到一些心态,片子拍得不错,看到了自己长大过程中被自己遗忘或者忽略的一些东西这是胜者为王的时代,竞技体育尤甚,没人会在意失败者的黯然与心酸,片头片尾呼应,但更像是贫穷与无力的轮回~为什么摔跤吧爸爸这种商业片能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大概是因为我们都在千锤百炼般现实的泥泞里艰难跋涉,需要有人为我们造梦吧~有故事的纪录片。比平常的纪录片多了几分感情,比平常的叙事片多了几分真实。"你要想办法通过这个拳击,走出会理,走出四川,走出国门。"可现实是只有寥寥几个人做得到,又或者根本没人做得到。可以有梦,但不要太相信奇迹。这片子看过忘了标记了……/关于坚持和放弃的故事,弥漫着一点儿无力感。想当拳王的小伙子还是去了工地,教练也毫不意外地输掉了。小伙的妈妈一直抱怨拳击耽误了孩子,认为那是无用之物。一群人与这无用之物的故事。“我们常常挖空心思去鼓励别人追求梦想,而自己却早被生活磨平了头。任何时候去追求梦想本就不易,而有时候重重的阻碍里还伴随着高龄与贫穷而使追梦更加困难。”教练参赛和学员退训两个点让人唏嘘与荡涤人心。当剧情片不断讲述万分之一的成功故事的时候,纪录片喜欢不停地讲万分之九千九的失败故事。很多时候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故事。纪录片本该跨过故事的藩篱。而就故事来说,这部片的展开有点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