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HughDancy RalphFiennes LiamNeeson N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24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乔治·马洛里与登山新手安德鲁·欧文组队,尝试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顶,最终一去不复返,而有关两人死前是否成功登顶的争议也成为人类登山史上著名的“马欧之谜”。1999年,美国著名登山家康拉德·安柯(ConradAnker)在珠峰的“死亡地带”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从此以后,康拉德·安柯的生活便与马洛里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最狂野的梦想电影网友评论:基本上是一道爱国主义的证明题:如何证明Mallory是首次登顶者呢?那就要证明可以在20年代的装备条件下、不使用中国梯子登上第二台阶。当然最后20年代cosplay好像也放弃了。除此之外,我也很烦类似的梦想/家庭对立论──就好像那些在家饱食终日的人就多么有责任感一样。但还是为It''sthere加一星。1.我還是想要相信馬洛里和艾文是成功攻頂過的2.希望艾文的遺體也能幸運地被發現3.當cornard發現Mallory的遺體時,我腦袋浮現的是:這遺體怎麼這麼⋯⋯恩⋯⋯永恆?好像不是真的.4.配樂好好聽5.配音陣容太強大6.Leo徒手攀登的畫面我震驚,好狂7.太多感想但打不出來,等看了第二次再來寫個。历史永远只会记得第一个成功登顶珠峰的希拉里,殊不知他的成功是马洛里用生命的代价为他们开路换来的。向每个为探险的献出生命的人致敬!马洛里的一句“因为山在那里”如今成了无数登山客的口头禅。只希望不久将来我也有机会尝试一下登顶世界之巅的感觉。前提是希望科技发达到缆车能直接修到山顶。????历史永远只会记得第一个成功登顶珠峰的希拉里,殊不知他的成功是马洛里用生命的代价为他们开路换来的。向每个为探险的献出生命的人致敬!马洛里的一句“因为山在那里”如今成了无数登山客的口头禅。只希望不久将来我也有机会尝试一下登顶世界之巅的感觉。前提是希望科技发达到缆车能直接修到山顶。?现在已经无从考证马洛里是否登顶成功,找尸体找了70年,何况要找Ruth的照片。WhyclimbMountEverest?Becauseit''sthere.人类因为不断地探索地球和宇宙,才能去到那么高那么远的地方,因为梦想,所以让很多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加⭐震撼向伟大的先驱登山者致敬!WhydidyouwanttoclimbMountEverest?Becauseit''sthere1924年挑战珠峰真的是太不容易的事情我相信Mallory是成功实现了登顶的然而多希望事实是Mallory成功登顶并且返乡啊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乐于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是想一想就会知道,有的人就是不甘于走大部分人走过的人生:上大学,谈恋爱,工作,结婚生子,然后慢慢变老,退休,帮孩子看孩子,等待疾病和死亡的来临……这样一眼能看到底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是一部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片子,而每次看都有不同的视角,随着年龄甚至心情都会改变。英雄也好,莽夫也好,生命只有一次,该像焰火一样闪耀还是像烛光一样慢慢燃烧,没有对错,只是选择。唯一不变的是我对珠峰的崇拜敬畏。或许Ruth的照片真的留在了世界之巅他拥有最狂野的梦想和最深沉的爱意一切的一切都埋葬在冰雪里配音阵容之强大简直超乎想象看过《珠峰史诗》又在《攀登梅鲁峰》中了解很多关于康纳德的故事再看这电影真的一言难以诉尽感叹马洛里和欧文那段伟大的挑战登顶的纪录片,过去与当今登珠峰的两段过程重叠交叉,描绘出近百年前那段难以想象的冒险。我们无法得知马洛里是否成功了,但是百年前那种敢于挑战一切的英雄与理想主义精神的确让人心驰神往啊。奔着我休去看,但是认识了GerogeMallery,还有becauseit''sthere。虽然身为外行人不懂登山,但是明白不做完一件事不会罢休内心得不到安宁的感觉还是懂的。最后配音表也是惊艳到我了。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是登山爱好者,所以这种conquerthehighestmountain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为了自己的登山梦,放弃了家人...是活出了自我呢,还是最爱的人是自己?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詹姆斯·厄尔·琼斯
导演:GeorgeCasey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本片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实地拍摄,生动地展现出非洲大地那令人难忘的生与死的场面,带给您壮观的景色和极富冲击力的情节。片中有非洲最凶悍的掠食者狮子、鳄鱼、猎豹追逐猎物的惊险镜头,忠实地为您呈现出原始生命的风貌。让我们和IMAX探险队一起前往地球上最富饶的动物避难所——非洲大草原,去体验那些很少有人见过的奇观,感受两百万只羚羊和角马跋涉500英里穿越大草原的摄人心魄,还有野生兽群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1.百万种不同的动物2.食物链3.大迁徒4.掠夺者5.北方居民6.草原上的火7.Ngorongoro火山8.狮子9.骄傲的Maasai10.所有人类的遗产11.返回旅行12.Serengeti 非洲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电影网友评论:优美的画面后是生存的残酷和坚韧人也不过猴子而已动物世界上演的种种drama隐喻般显现在人类社会:持众窃夺狮子胜利果实的鬣狗,争夺上岸先机踏践同类致死的角马初生骨肉太柔弱就要遭遗弃由此就断定这个世界evil而不美好么?survivor就有原罪么?太赞了!!!在东非大草原上,"生命力始终比死亡更顽强"!!!!动物迁徙看得我血脉喷张啊~~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看看传说中交配季节狮子大战三天三夜交配一千次才能生育养育到一岁的小狮子~类似的画面看过太多了,解释也有不同,都不知道哪个是真实的了。比如,有的纪录片说,被吃掉的角马仅仅是微小的一部分,从这片子的表现来看,不止一小部分。。。最后一段很感人。thosewhocan''tstandmustbeabandon.lifeismorepowerfulthandeath.在大平原上,生命始终比死亡更坚强。世界上有一处地方,仍然沐浴在生命的晨曦之中。大群动物仍然自由自在的奔跑。非洲,充满力量美的土地。感情在胸中激荡,尤其是结尾处小角马的奋力一蹬,更加说明,生命比死亡更顽强!另外配乐很赞,展现了生命在大自然中的张力!在大平原上,生命始终比死亡更顽强。然而,世界上有一处地方,仍然沐浴在生命的晨曦之中,大群动物仍在自由自在地奔跑。还是很怀念非洲。安静的下午,坐在安静的草原里,手执一杯热气扑鼻的肯尼亚茶,看着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惬意啊~!广袤的非洲大地生机勃勃,看到那连绵不绝的迁徙群体,莫名感动。人类从那里走出来,应该更珍惜这最后的伊甸园。弱肉强食,迁徙中不停地丧生于强者的血口之下,角马的繁衍能力让这个大草原保持着生命的晨曦。在这片神奇的壮美的土地上,大自然的奇观是如此令人赞叹,生命的韵动是如此令人震撼!狮子每二十五分钟交配一次,三、四天昼夜不断,但受孕率低夭折率高。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导演:马林·胡茨耶夫 依莱姆·克里莫夫 米哈伊尔·罗姆 GermanLavrov
语言:俄语
年代:未知
简介:MikhailRommdiedbeforehewasabletocompletethefilm.HisformerstudentsElemKlimovandMarlenKhutsievfinishedthefil 我仍然坚信电影网友评论:米哈伊尔·罗姆遗作,几个爱电影人士把未完成素材补完,成为惊艳当时的杰作。20世纪影像大展会,纪录了主义,大事记,行动,游行等各种影像,赤裸裸呈现20世纪乱象,用最后20分钟思考和人文主义精神坚信这世界会变美好,也引出我们到底是怎样把他们变成坏孩子。共产主义革命深深影响外国人对此认知。20世纪,人类的疯狂与迷乱。科学技术与物质消费迅猛发展,人们弹冠相庆忘乎所以,欲望无限膨胀,导致二次大战爆发,各种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核战争、人口爆炸等。战争停息却无法弥合给人类心灵带来的重创,对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爵士乐、毒品滥用、存在主义的兴起。还好有爱来挽救。未完成的纪录片也可以是伟大的,如同那些伟大的未完成的小说。毛是二十世纪唯一让西方人崇拜的中国人,虽然这或许只出于心不在焉的误读。当二十世纪初人们(显然主要指西方)沉浸在和平中时,一战爆发。当新一代人淡忘对一战的记忆时,二战开始。世界大战总会来到的,否则生产这么多武器又是为了什么?[254]姚大鈞式的“二十世紀音樂錯亂”和除蘇聯以外的世界史影像的集合體。每一分鐘都展現了蘇聯電影工作者的普世人文情懷。胡茨耶夫和克裡莫夫接手完成老師羅姆的遺作,這也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手頭上的版本是內嵌意大利文字幕……)看这个就又有点明白为什么契诃夫说《樱桃园》《三姐妹》是喜剧,因为他的内心真的充满了乐观。即使现实世界叫人根本无法乐观起来,结尾的“我们”每一个定格的生活瞬间,“我们”依然在生活。(还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的合照)本片是将许多现成的珍贵影像资料剪辑而成,展现了20世纪前3/4岁月的世界百态,影片的立意还是积极向上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影片后半有近半个小时都是有关中国的,而且这些影像如今已不常见,这点很可贵。所以开头说这是导演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到底是啥呀,除了鲜活的影像本身和苏联人拿手的剪辑,电影只是在重复任何一本正统的历史书都会展现的概念,空有悲悯与忧虑,无益于更理解世界。从没见过这么幽默的悲哀感,幽默的泪水和轰击感。古典乐与右翼非常对路子,看得我虽然不喜极右,却热血沸腾和大脑麻木,螺旋和上升、救赎与冲刺感。瓦格纳事件可想而知。高速运转的蒙太奇编织出光怪陆离多灾多难的20世纪,但即使明日灭亡,信念依存,或许这就是人类不屈的命运。20世纪,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革命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和平是什么?20世纪影像集。如果不是少量的俄文和旁白,其风格还真像失衡生活和天地玄黄。佳片!絕對是佳片!我依然相信...人生就是這樣...而且還會如此繼續下去!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FionaBruce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FionaBruc导演:JulianBirkett,RogerParsons语言:英语地区:英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 别名:SalvatorMundi用户标签:纪录片,BBC,达芬奇,艺术,英国,Documentary,2011,LeonardodaVinci片长:imdb编号:tt2121750《救世主》(意大利语:SalvatorMundi)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其中一幅画作。過去它曾隱沒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度被認為是达芬奇学生的作品。2004年,紐約的罗伯特·赛门(RobertSimon)以低价买下該画作。並交由專家修復與鑑定後,2011年終於重現在世人面前。 SalvatorMundiisapaintingofChristasSalvatorMundirecentlyattributedtoLeonardodaVinci,whoisknowntohavepaintedthesubject.Itwaslostandlaterrediscovered,andrestoredandexhibitedin2011.ThepaintingshowsChrist,inRenaissancegarb,givingabenedictionwithhisraisedrighthandandcrossedfingerswhileholdingacrystalsphereinhislefthand. [edit]History InFrance,LeonardodaVincipaintedthesubject,JesusChrist,forLouisXIIofFrancebetween1506and1513.TherecentlyauthenticatedworkwasonceownedbyCharlesIofEnglandandrecordedinhisartcollectionin1649beforebeingauctionedbythesonoftheDukeofBuckinghamandNormanbyin1763.Itnextappearedin1900,damagedfrompreviousrestorationattemptsanditsauthorshipunclear,whenitwaspurchasedbyaBritishcollector,SirFrederickCook.Cook'sdescendantssolditatauctionin1958for£45.Thepaintingwasrediscovered,acquiredbyaUSconsortiumofartdealersin2005,andauthenticatedasbyLeonardo.ItwasexhibitedbyLondon'sNationalGalleryduringtheLeonardodaVinci:PainterattheCourtofMilanfrom9November2011to5February2012.[1][2][3]《达芬奇:遗失的杰作救世主电影网友评论》这片文不对题,应该叫达芬奇部分存世油画作品之旅!主持人语言技能满点,英法意;个子还很好!此画1958年才卖45英镑,此片片头估价1.25亿英镑,最后2017年卖了4.5戏美元。最后的晚餐真层层保护。2.5救世主这画基本没谈,证明是达芬奇的证据和论述几乎没怎么谈,基本上都谈达芬奇的生平去了,文不对题,就连英文题目也是不对题。看到最后,感觉像是伦敦国家美术馆达芬奇展览的大号广告一样。。。。。。这是达芬奇的一幅画,拍出了4.5亿美元的价格。和蒙娜丽莎有相似的风格啊,因为有了手势,好像更独特更个性了。想想蒙娜丽莎的地位,这幅也是很顶级的作品了。总感觉野史的东西很多唉。好多的细节都是大卖之后出现的。要不要这样啊!!!另外这女主持牛的很,英语,法语,意大利语都说的不要太溜!其实就是生平介绍,对遗失的画作其实就是一笔带过,没做太多介绍。实际上是达芬奇大神的简介。好喜欢主持人的嗓音语调,太美了我也很喜欢LadywithanErmine,看起来好美。重点不在这幅画本身,就是借此把达芬奇一生简要介绍了一遍列奥纳多大概是这个星球古往今来最迷人的人物了吧,嗯。讲这幅画的时间太少了...变成了普及片...时长略短,感觉展开不够,还可以深入,不错~主持人有点生硬。当代艺术算个鸟玩意儿。
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尼古拉·奥拉宁 亚历山大·兹布鲁耶夫
语言:俄语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GeorgiNikolayenk编剧:AleksandrBelyayev主演: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尼古拉·奥拉宁/亚历山大·兹布鲁耶夫类型:战争制片国家/地区:苏联语言:俄语上映日期:1985年4月4日片长:81分39秒又名:战争第四年/ShyolchetvyortyygodvoynyIMDb链接:tt0261999匪巢探密的剧情简介······ 乌克兰方面军进攻方向已定,但是前方森林中发现有德军坦克活动。方面军司令部先后派出几名侦察小分队,但都是一去不复返。情报处集中最优秀的侦察员组成最后一个侦察小分队,侦察员们穿上德军军装潜入森林。不久,指挥员斯毕林大尉身负重伤,由几名队员护送返回,但他们在归途中遭遇德军巡逻队,护送队员全部牺牲,斯毕林大尉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与此同时,斯毕林大尉的恋人娜捷日达大尉率领小分队继续深入敌后...。然而德军早已发现红军侦察队的行踪——事实上,他们一直在诱使侦察小分队一步步走进包围圈。最后,侦察员们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得到孤了德军作战计划——德军阴谋在苏军装甲部队经过森林低地时炸毁河堤。在随身携带的无线电台被炸毁之后,侦察员们机智地截获德军无线电测向车,用明码将情报发出。司令部在电波中听到了小分队最后的命运:一阵猛烈的冲锋枪射击声之后,一切归于平本静······ 匪巢探密电影网友评论:很喜欢这部电影,节奏紧凑,剧情跌宕起伏,演员表演也非常到位。尤其佩服女主角。永远难忘影片最后,女主角在枪林弹雨中的播报:“注意,请注意!所有听到我广播的苏联电台请注意,这里是莫洛兹大尉在报告!19日,非常准确的19日!苏联军队不要进入格鲁赫森林地区!德军将用水淹没整个森林!坐标是……最大的致命伤在于德军女性辅助人员并不和普通军人一样穿着同样制服。徽章还有制服款式有很大不同。并不是简单的将国防军男款改为女款这么简单。所以如果历史上真有女情报员穿成这样出现,那么第一眼她就死了老的苏联二战电影,忠于战争的残酷,派出去的侦查员虽然做了周全的准备但还是随时可能牺牲,甚至当地的农民都有可能背叛。最后为了一个情报所有人员居然全部牺牲,没有搞一个皆大欢喜,真的难过。童年在电视里看的译制片。很爱,很想穿越回那一年为女上尉而战死紧张的情节,配以抒情的音乐,不错,真不错!记录显示上大学时看的,完全不记得高大全的革命英雄主义式的电影。配音+战争与和平女主女主角居然是娜塔莎!剧情节奏歌曲都挺好的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片尾歌好听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MarthaArgerich NelsonFREIRE Friedri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MarthaArgerich/NelsonFREIRE/FriedrichGULDA/EdouardoHUBERT/MauricioVALLINA/WurttembergischesKammerorchester/JurgFAERBE导演:GeorgesGachot语言:英语地区:法国/德国/瑞士编剧:类型:纪录片/音乐上映时间:2002 别名:MarthaArgerich,EveningTalks用户标签:纪录片,音乐,argerich,传记,法国,Documentary,德国,瑞士片长:72分钟imdb编号:tt03843182002年,一向厌恶摄像机的玛莎·阿格丽奇终于同意和导演GeorgesGachot进行一次电视访谈,并录制她和德国符腾堡室内乐团排练舒曼钢琴协奏曲过程。当年,纪录片《玛莎·阿格丽奇-夜话》问世,荣获金色布拉格最佳纪录片奖、音乐艺术纪录片大奖。在影片中,阿格丽奇回忆了自己摘取肖邦国际比赛头名的传奇经历,和恩师古尔达的情谊,对室内乐与合奏的偏好,以及对舒曼所怀有的特殊感情。全片采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勾勒出这位钢琴女祭司的艺术生涯。玛莎·阿格丽奇-夜话电影网友评论:从阿妹阿姐到阿姨阿婆,她说Gulda不是哥哥,她喜欢左顾右看活动自如所以更中意合奏,她觉得舒曼对她“有意思”,她觉得聚光灯下的独奏者像虫子,她说话像是在给鱼撒食食。。。大家们的作品经她演绎都会多一层鲜明,我认真觉得我认识她或者像她一样的谁。今天是MA姨70大寿的好日子,这个6月在瑞士有集体合作音乐会啊……姨年轻时美得跟画似的(杜普雷前夫说的),老了气势十足,一头乱发那个范儿啊,时不时的小眼神和小动作怎迷人,笑起来还是那么甜那么鬼精灵杜普雷的老公说阿格里奇阿姨年轻时候就是一幅没有画框的画啊,是真的美丽。年老的时候又那么神秘,可爱俏皮,真喜欢!听过为数不多几首里面,也有好些比云弟演绎得好的,不过都中意。她像跟每个作曲家都谈了恋爱,“有时我将李斯特练好时,肖邦却练得不顺利,我就会觉得肖邦嫉妒了。”“拉威尔对我很好,他从来不为难我。”“我想舒曼也喜欢我。”“You‘relikeabeautifulpaintingwithoutframe”阿姐赛高。巴伦博伊姆说你美的像一幅没有画框的画。我想其实只听你的曲子,这种美就已经足够领会了。1969年,在黑白影像中弹肖邦第一钢协的眉目清秀的阿格里奇,终于长成今天严肃有壮气的女大祭司。"喜欢与人合作是因为独自演奏太孤单太紧张了,动作难免僵硬,与人合演就可以左顾右盼,自然多了"ʕ•̫͡•ʕ*̫͡*ʕ•͓͡•ʔ-̫͡-ʕ•̫͡•ʔ*̫͡*ʔ-̫͡-ʔ,打卡。看了阿姐的传记后特意找来看的钢琴女王传奇的人生真的无法复制阿姐好可爱呀,只是那西班牙还是什么口音的英文真是难为我了……女神砸琴我欣尝…本片福利——穿着三角内裤打乒乓球的古尔达
Lespremierspasducinéma-Àlarechercheduson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JulienAnton PaoloCherchiUsai Mauric
导演:EricLange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JulienAnton/PaoloCherchiUsai/MauriceGianati/StephenHerber导演:EricLange语言:法语地区:法国编剧:SergeBromberg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 别名:DiscoveringCinema:LearningtoTalk用户标签:2000s,◎2000s,法国片长:52分钟imdb编号:tt0498704Althoughmotionpicturesemergedinthe1890s,theywereforthemostpartinblackandwhite,anddidn'thavesound,keepingthemquiteabitshortfrombeingthetruesimulcarumoflifetheyaspiredtobe.Numerousinventorsandentrepreneursovertheyearsattemptedtocreatesynchronizedsoundandlifelikecolorpresentationsoftheirfilms,butitwasn'tuntilthelate1920sandthemid1930sthattheyactuallymanagedtoreliablydoso.ThispairofdocumentariesbyEricLangeandSergeBrombergtracesthehistoryofsoundandcolorinthemoviesfromtheearliestdaystomaturity. LearningtoTalk(2003)looksattheaudiodimension,fromtheearliestdaysofsoundrecording,unrelatedtomotionpictures.Theearliesterasfeaturethestandardsilentliveaccompaniment,withvariousingeniousadditionssuchasaspecifiedlivesingerorsoundeffectsperformedattheappropriatemoments,ortheNotofilm,whichranthemelodylineoftheintendedscoreacrossthebottomofthescreentoguideaperformer.ButwithEdison'sinventionofthephonograph,itwasclearthatrecordingofsomekindwouldbethefuture.Theproblemwashowtosynchronizethesoundwiththepictures,thoughEdisonmanagedsomeprimitiveachievementsinthisareaasearlyas1902. Thereweretwoduelingformatsofsound,oneutilizingdisc(whichwouldevolveintotheVitagraphsoundsystem,usedbyTheJazzSinger),andtheopticalformatusedbytheFoxMovietoneshorts,andwhichwouldeventuallytriumphasthemethodofchoiceforsoundfilms.Thenarrativeisreasonablyclear,althoughitdoestendtomeanderabitfromtopictotopic.Becausethereweresomanycompetingformats,however,thatapproachisprobablyunavoidable.Thedocumentarydepictsmostoftheseversionsinqualityexcerpts,withclipsthatdemonstratethesystemsandtheirlimitationswithclarity. Theaccompanyingdocumentary,MoviesDreaminColor(2004),similarlytrackstheevolutionofcolorfrompainstakinghand-paintingofindividualframestothegorgeousresultsofthree-stripTechnicolorinthe1930s.Beforecolorcouldberepresenteddirectlyonfilmasphotographed,agreatmanydeadendswereattempted,suchasKinemacolor,whichgetssurprisinglyeffectiveresultsfromalternatingredandgreenframeswiththeappropriatefilters.There'salsoagooddescriptionofthetintingandtoningprocesses,clarifyingtheoftenconfusingdifferencesandpointingoutthatbothcouldbeusedatonce,dependingonthefilm. Evenwhenthereisadeterminationtohavefilm-basedcolor,theapproachwasnotclear.Mostabortiveattemptsusedanadditiveprocess,layeringcolorstoanimpracticalextent.Itwasn'tuntilquiteabitlaterthatasubtractivefilteringprocesswasarrivedattosimplifythecolorphotographysystem.Eventhen,therewereanumberofdifficultiesbeforeTechnicolorwasreadytotaketheworldbystorm.Andthedifferencesincolorqualityarecertainlystrikingenough;thespecimensarehighlyvariableintheireffectiveness,thoughmanyoftheprimitiveversionsaresurprisinglycolorful.Thetwodocumentariestogethertellataleofstruggletoarriveatverisimilitude,andthey'rewelldone.TheoneobjectionIhaveisthatasignificantchunkofboth,dealingwiththeearlymagiclanternera,utilizesthesameexamples,andthey'rethusabitrepetitivewhenseentogether. DVDReview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语言:俄语 Russian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SergeiMiroshnichenko语言:俄语Russian地区:英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5-11-29 别名:РождённыевСССР:21год用户标签:纪录片,俄罗斯,苏联,人生,Documentary,社会,2000s,2005片长:176分钟imdb编号:tt0814034BornintheUSSR:21Upisa2005Britishdocumentary,directedbySergeiMiroshnichenko. FollowinginthetraditionoftheoriginalUKUpSeries,thisdocumentaryrevisitsagroupofRussianchildrenatseven-yearintervalstotracktheirdevelopmentagainstabackdropofsocialandpoliticalchange.FollowingthesuccessoftheUKoriginal,thisfilmlooksatlifeforagroupofyoungpeoplefromtheformerSovietUnion.Theadultshere,allintroducedtoviewersattheageofsevenandseenagainat14,wereborninacountrythatnolongerexists.Theirstoriesprovideaninsightintothebreak-upoftheformerSovietUnionaswellasareflectionofwhatlifehasbecomewithoutCommunism. Sincefilmingstarted14yearsago,someoftheyoungstershavelefttheformerUSSRtogotoIsraelortheUnitedStates,somehavestayedintheirfamilyhome,butallhavehadtheirliveschanged.Archivalfootageofthemattheagesofsevenand14,andnownewmaterialat21,showslifeinasocietythatwasonceshutofffromtheworld. ThedocumentarywasfollowedbyBornintheUSSR:28Upin2012.俄国人生七年3电影网友评论:一直说自己最喜欢真实的我看到他们的21岁,竟然有些抗拒,在我看来除了养鸡的小哥,其他人的生活大抵都不如意。以前看电影,哪怕结局是悲剧,我也欣然接受,然后说我就是喜欢现实主义,可是纪录片里这些真实的场景竟然如此沉重。也许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平淡无味的,而苏联这个特殊的国家的孩子会更加艰难。希望28岁的时候可以看到纳斯佳,养鸡小哥和所有人灿烂的笑脸21岁的人生更加精彩却也无趣。莫斯科的嘻哈小哥哥成了脸上有伤的安保人员,吉尔吉斯小哥哥活得更苦但还是为有了儿子而高兴,西伯利亚的小村姑读了大学,犹太小哥哥在以色列军中服役说他迟早会再度离开自己的国家,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安德烈野心勃勃地推了学做IT……多好啊,青春大概都这样过。怎么这么早都工作了,真是长大了,进入社会,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吧,卡佳长期的孤单,失落和压抑导致了抑郁,拉多在经历社会和国家巨变后,对政治的思考多了好多,安东的政治天分不再有,安德烈还是那么善良,但不再可爱丽塔也没十四岁好看了,而且为什么一心想着赚钱,投资呢俄国人真的早熟,除了长相上,这么多人居然21岁就结婚有娃了!而且才21岁,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了。就像动荡的苏联社会已经渐渐平复,他们的生活也开始向平稳的轨迹走了,生活的大锤谁也没有饶过啊……不知道这一年为什么社会我霞姐拒录了,期待重返!都是好善良、有底线、还勤奋,不会走捷径,有担当的好人。安德烈带着大狗狗在移民聚居区租了一个大房子。当年看似叛逆的少年去当兵了。天才少女压力过大。犹太姐弟去当义务兵。季马为爱只身远赴德国。格鲁吉亚小哥他姥姥好可爱啊。一日苏联人,终生苏联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变化无常的7年。季玛为首的几个叛逆男孩变得沉稳可靠,令人欣喜。娜斯佳依旧通透、真诚、开朗。喜欢倾听卡佳的想法,希望她能焕发神采。愿安德烈幸福。都是非常立派的21岁,生活或许处于低潮,充满各种未知和岔路,加油吧。一直是快进看完的,最关注安德烈,孤儿院长大到14岁,被美国家庭收养两次,一直爱国,现在又是永远忠于俄罗斯又是要打击跨过收养利益链,还要搞计算机加密通信……小伙子要赶上时代的风口了……没有看到阿霞,这个我在第一部里最“讨厌”竟然是我最想关注的。youwillstillbeheretomorrow,butyourdreamsmaynot.21岁结婚,够早。中国高等教育似乎是推出了大批青年结婚生育的时间。再加,列宁、再见,乌托邦。或是结婚,或是有了孩子,开始下一轮循环了。三岁看老,长大后到底和年少变了多少???喜欢娜斯佳,越长越美了,居然结了一次婚。卡佳则走向精神崩溃。有好几个人当兵,格鲁吉亚的高帅富要去法国,安德烈在美国玩计算机。诶呀人生啊。。。21岁已经#jh&lh*sxh了!真是太快了。。。。外国人真的成熟的太快。。人的复杂性也开始体现了,社会啊真的特备真挚无比坦诚。又一次想起茨威格的名言“谁展示了自己的一生谁就为了所有人;谁展示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谁就为了所有时代”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ClausHansenPetz ArkadiuszRydellek B
语言:德语 波兰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ClausHansenPetz/ArkadiuszRydellek/BarbaraHinz/RenataWypchl导演:NikolausGeyrhalter语言:德语/波兰语地区:德国/奥地利编剧:NikolausGeyrhalter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5-11-28 别名:沉默的食物/我们日用的饮食/OurDailyBread用户标签:纪录片,德国,奥地利,农业,我们每日的面包,Documentary,2005,德国电影片长:92分钟imdb编号:tt0765849导演:NikolausGeyrhalter 获奖:2005年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2006年欧洲电影奖提名最佳记录片 2007年法国《电影手册》评分-4颗星(满分) 介绍:奥地利导演NikolausGeyrhalter用了2年时间,辗转于欧洲各国的大食品生产基地和工厂,拍摄了这部影片。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日常生活背面的关于食物的世界,在欧洲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流水线下,一切有别于人们印象中的田园牧歌或是拖泥带水。事实上,这个世界高速,精确,冷静,整齐,它被各种各样的生产流水线、电脑、机器人、大机器以及我们-人所引导,无论是在农场,养殖场,还是在屠宰场,几乎每一项细小的操作都会伴随一种相应的机器,其分工细致令人叹为观止。影片极其详尽地展示了这些千奇百怪的机器是如何迅速准确地完成指令,而人,被置于某种和机器同等的地位。我们每日的面包电影网友评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他们多伟大啊他们制造机器他们工业化现代化了所有的生产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他们多高傲啊征服了其他物种他们控制着它们的出生他们控制着它们的死亡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他们多残忍啊精确冷静整齐。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不得不说人类真伟大。残忍冷酷的典范是那个一边剪猪蹄一边嚼口香糖的大姐。。另外想说这真的是只有记录的纪录片述而不作不带任何主观论断很有意思。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他们多伟大啊他们制造机器他们工业化现代化了所有的生产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他们多高傲啊征服了其他物种他们控制着它们的出生他们控制着它们的死亡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他们多残忍啊精确冷静整齐。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不得不说人类真伟大。残忍冷酷的典范是那个一边剪猪蹄一边嚼口香糖的大姐。。另外想说这真的是只有记录的纪录片述而不作不带任何主观论断很有意思。7min????,21????,39????,108????,111限位栏,119????????。工业化生产,是人口过度下,为了迅速出产的产物,没有丝毫怜悯,生于死只是一墙之隔,畸形的牛,剥皮是是否还有意识。越来越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肉,素食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看的胆战心寒。鸡鸭鱼牛,猪羊虾蟹况且没做错什么,也逃不过被屠宰烹饪的命。一句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就解释过去了。那在对动物如此凶残的人类社会,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还想舒舒服服全身而退?物竞天择的生物规则,同样也会反过来欺辱软弱的你。如同你随意食用不能把你怎么样的弱小生命一般。鸡鸭鱼牛,猪羊虾蟹况且没做错什么,也逃不过被屠宰烹饪的命。一句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就解释过去了。那在对动物如此凶残的人类社会,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还想舒舒服服全身而退?物竞天择的生物规则,同样也会反过来欺辱软弱的你。如同你随意食用不能把你怎么样的弱小生命一般。7min??,21??,39??,108??,111限位栏,119????。工业化生产,是人口过度下,为了迅速出产的产物,没有丝毫怜悯,生于死只是一墙之隔,畸形的牛,剥皮是是否还有意识。越来越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肉,素食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看的胆战心寒。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哥林多前书11:23-25)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哥林多前书11:23-25)没有旁白,没有对白,没有配乐,长镜头,固定机位,这是不是最纯粹的纪录片?当鲜活的生命遇见冰冷的机器,工业流水线似乎把动物变成工具,把人类也变成工具,不间断出现的工人进餐画面,仿佛是对工业化冷冰冰的“快速、高效”一次次热辣辣的讽刺。有点类似很多年前一档叫“howit'smade”我的节目。我还挺喜欢看这种不用动脑但又具有科普感的东西,感觉像是小时候翻百科全书,内心OS不断:“啊,原来…是这样子的!”看到一半还把公公给吸引来,边看边一起讨论也是很有爱…有点类似很多年前一档叫“howit''smade”我的节目。我还挺喜欢看这种不用动脑但又具有科普感的东西,感觉像是小时候翻百科全书,内心OS不断:“啊,原来…是这样子的!”看到一半还把公公给吸引来,边看边一起讨论也是很有爱…4星半。天才选题。这就是地理课本上所说的「集约化、工业化、机械化农业」的真容,没有生命,只有产品。人类对动物的态度真奇怪,有时说是朋友,有时又只是食物链。还有……是谁特喵的把它归入美食纪录片的???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导演:MadsBrügger
语言:丹麦语 英语 韩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MadsBrügger语言:丹麦语/英语/韩语地区:丹麦编剧:MadsBrügger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9 别名:红色礼堂电影版/KimJong-Il'sComedyClub/TheRedChapel用户标签:纪录片,丹麦,朝鲜,欧洲,NORDOX,丹麦电影,黑色幽默,2009片长:87分钟imdb编号:tt1546653一个无所顾忌的记者,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和一个喜剧演员,他们带着任务到朝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臭昭著的政权之一,去挑战幽默的极限。红色礼堂纪录了丹麦“喜剧团”和他们的北朝鲜主办方这个当今世界最后一个反全球化的壁垒,在所谓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生的有趣而怪异的碰撞。《红色礼堂电影网友评论》一场真实的戏,朝鲜的珍贵影像。相比于缅甸人民生活在愤怒压抑中,平壤人民似乎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些从小被扭曲的人们,把本性和恐惧,转化成了热情、鼓掌、酒和激动的泪水。这是一个梦,梦里的猪若能永不醒来倒也不错。而假如有一天他们看见外面的世界,不知有多少人会就此崩溃。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不知为什么导演主观意识这么强的一部片子也被称之为纪录片!这是迎合西方人口味的,说实话没有啥觉得可笑之处。每每看到前排那个女生笑的前仰后翻的时候,我都要怀疑她是不是中国人。我不是一个民族意识特别强的人,影片讲述的是朝鲜也不是中国,即便如此,看的时候还是感到了一种西方式的污辱。傍晚在尤伦斯艺术中心看的,该片获得了2010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外国语纪录片奖。丹麦人带着两个韩裔去朝鲜做“文化交流”。整个片子极具黑色幽默的意味,尤其是当三人被陪同“一番好意”拥入朝鲜战争纪念日的万人游行队伍时,残障的雅各布拒绝迎合拒绝而陪同一无所知时,进入了更加微妙的境域。这个记录片给我留下了几个问号,我不知道在那个所谓*****的北朝鲜,是否真的有独裁的政治恐惧。一同看电影的外国人比中国人多很多,他们一直在笑,我倒是觉得没有那么多可笑的地方,显然,我是中国人。我会继续关注朝鲜的纪录片。这部没有耀道故事好看,那部渲染力更强。能记住的都是耐人寻味的细节:平壤小学里的儿童都像打了鸡血个个表情帝,西蒙在全体演员严肃演出时在台上蹦蹦跳跳,潘科说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很远的地方,在游行队伍边上导演被朝鲜特工一把推进游行队伍,野餐时二人合唱《HeyJude》我想里面没几个人听过就纪录片来说,太不负责,导演的主观情绪和居高临下的政治优越感一直强奸观众;就素材来说,确实难得,虽然每每大笑的时候都会想起20年前的中国;多一星给雅各布,你比所谓“黑色幽默”的丹麦人美好太多,谢谢你的抗拒,和努力唱完的imagine。各位,Mads其實已經失控了,或者說失敗了,而且他對此也並不避諱。他不懷好意拼命想展示的朝鮮作為世界的邪惡軸心,卻始終沒有讓Jacob信服。真正的恐懼的人是Mads,而他看到的朝鮮人的恐懼其實更應該是幻想。吸引人的所有要素都有:朝鲜、喜剧、残障人士,发生的戏剧冲突和想象中的一样,没有出人意料的地方。片子一直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一次抽离的观影过程,放映时外国观众发出的笑声加深了这种情绪。这片子有什么意思啊导演和朝鲜比赛谁更有被迫害妄想症谁更爱staging谁更虚伪谁更manipulative谁更封闭谁有更强的偏见??意识形态无聊拍摄质量也差当雅克布发现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另一个国度完全不复存在,思想历程由-崩溃-中二-fuckingsad-希望世界大同。Mads可以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了。谁笑中国人都不该笑.没有人天生愿意沦为国家机器的牺牲品.两个韩裔丹麦小伙实在可怜.导演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反复扮演两面派的角色,最后把自己也玩进去了.我觉得UCCA那些电影开场之后才一拥而入的老外根本就是来羞辱我们这一小撮土鳖观众的,他们跟那丹麦混混儿和那一对儿傻冒一样邪恶